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汉源县紧扣“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目标要求,立足工作实际,创新活动载体,拓宽学习形式,丰富教育内涵,从群众关心的细微处着眼,从群众关注的细节处入手,全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题,确保了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接地气、出新出彩见实效。
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为更好把握红色文化资源的精髓和价值,切实做好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工作,汉源县深入挖掘文化资源,凝练红色文化品牌特色,投资430万元,并配套10万元资金开发“1+3+N”红色教育课程,规划建设党群活动中心及600平方米陈列布展。党群活动中心建成后将成为汉源县红色教育基地,600平方米的陈列布展以“佯攻富林”为主题,是汉源继承红军传统、发扬红军精神的有效载体。
汉源县出版发行《黎州笔记》和《木槿花开》,献礼党的百年华诞。为抒情讴歌时代,全面展示汉源百年巨变,献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2021年8月,汉源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编辑出版《黎州笔记》和《木槿花开》,献礼党的生日。《黎州笔记》由汉源县文联主席李锡荣编著,通过寻根麻城、问祖黎州、西出流沙三编,以大量的史志资料、沉实的笔墨技巧,去伪存真,考据严谨,重现了明初七姓九所在黎州大地风起云涌的历史细节,填写了明初七姓九所专述篇的空白。《木槿花开》收录郭朝林散文33篇,集中反映了汉源百年变迁中的风土人情和精神风貌。
人行汉源县支行“唱好金融服务曲”推动为民办实事。(1)唱好“宣传曲”。采用“线上+线下”立体式宣传形式,开展反诈、反假、征信、存款保险、反洗钱等金融知识宣传,组织开展线下宣传8次,制作相关金融微课堂10期,推送金融知识文章16期。(2)唱好“保护曲”。联合县法院成立“汉源县金融纠纷调解工作室”,选派7名优秀金融人才入驻工作室担任金融纠纷调解员,负责与支行和法院的沟通联系。通过工作室调解成功金融纠纷5件,金额111.7万元。(3)唱好“信贷曲”。持续加大“三访三问三送”力度,党史学习开展以来推动组织对接会、政策培训会等4场、走访各类企业290家,解决问题127个。指导金融机构开通信贷绿色通道,为资金紧缺的企业发放贷款2000万元。(4)唱好“保障”曲。扩大国库直达资金使用范围。在直达资金常态化管理后,主动争取到剩余4500万直达资金拨付权,使直达资金使用范围从疫情防控、公共卫生、就业创业补贴,扩大到学生营养餐、助学金、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强化了国库服务保障工作。
创新学习形式,确保学习效果。县农业农村局开展“党史知识竞赛”、“重走长征路”“书记上党课”“送技术下乡”等系列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引领党员干部进一步坚定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的信心和决心,切实发挥“三牛”精神,为建设“阳光康养城、宜居新汉源”贡献农业农村力量。九襄镇第一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开展党史知识测试,检验近期党史学习教育效果,重温党史,回顾我们党100年来走过的光辉历程和丰功伟绩,补足“精神之钙”,真正做到学深悟透,学以致用。河南乡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通过打好“学习牌”“谈话牌”“批评牌”“整改牌”四张牌,让党员干部将党史学习理论知识真正转换为具体实践行动,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