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解决志鉴编修基础资料收集困难、工作人员业务生疏等问题,芦山县地方志编纂中心创新工作机制,推行日志登记、周学研讨、月度例会三项工作制度,形成志鉴资料日收集、业务知识周研学、工作推进月盘点的地方志工作机制。
实行志鉴资料日志登记制度,拓宽资料来源渠道
采取“线上+线下”按日收集方式,建立以资料收集时间、来源单位、类别、标题、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项目名称的志鉴资料日志登记数据库。线上主要通过县政府门户网站、党政网公文交换系统、部门微信公众号等按日收集全县重要政策、会议、活动、项目、工作等图片与文字资料;线下主动上门对接县四大办、融媒体中心和相关单位,收集每天县域内发生的大事要事、新事特事和重要工作报告、领导讲话、汇报材料、政策会议等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梳理、择选、录入、保存,为编纂志鉴提供丰富、准确的第一手基础资料。自2024年4月实行日志登记制度以来,累计登记重要日志数据资料540条,在编制《芦山年鉴(2025)》篇目中,12条被采用作为特色条目,33条被用于大事记,9条被用于撰写县委县政府重大政策、会议、项目、活动等分目内容。
实行业务理论周学研讨制度,提升理论实践能力
开展每周一次业务理论研学活动,在个人自学的基础上,采取学习文件、收看讲座、参加培训、研读范本、畅谈体会等形式,重点学习地方志工作法规政策、体例规范、会议精神、重要文件等业务理论知识,集中研学志鉴精品范本、编纂技巧、先进经验,讨论交流业务难题、工作短板、改进方法,全面提升中心工作人员志鉴编纂理论素养、业务水平和实践能力。今年以来,集中收看四川方志大讲堂视频直播专业讲座7次,参加全市年鉴培训会、篇目审查会、年鉴质量抽查反馈会等业务学习2次,开展《地方志工作条例》《地方综合年鉴编纂出版规定》《四川省年鉴精品工程实施方案》等各级地方志工作法规、政策、文件和各级会议精神周学研讨活动6次。
实行工作推进月度例会制度,提升整体工作效率
每月召开一次工作例会,回顾盘点上月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工作完成进度,总结工作经验,研究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商议应对措施,安排部署下月重点工作,并形成月度重点工作台账清单上墙,细化任务指标,明确时间节点,落实责任分工,做到推进工作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有成效,全面提升各项工作整体效率。今年以来,先后召开月度例会3次,研究年鉴编纂组稿工作、乡镇简志编纂、乡镇志村志工作推进、地情文集编印、理论文章撰写等重点工作,安排举办年鉴编纂业务培训会、乡镇志村志编纂工作推进座谈会、纪念红军过芦山90周年筹备会等重要会议活动6场,确保地方志各项业务工作及时高效推进。
芦山县地方志编纂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