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志书编修 >> 正文

天全县地方志编纂中心“三个强化”扎实推进乡镇、村(社区)志编纂

 【发布日期:2025-03-12】 【字号: 】 【关闭此页【点击数:

近年来,天全县地方志编纂中心紧紧围绕“存史、资政、育人”主责主业,积极主动作为,通过“三个强化”扎实推进乡镇、村(社区)志编纂工作取得实效。截至目前,已公开出版志书2部,通过初审3部,编纂初稿5部。

强化沟通汇报,争取领导支持。在省、市出台关于开展乡镇、村(社区)志编纂相关文件后,及时向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汇报,积极争取人力、物力、财力支持和保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讨论研究,充分调研全县乡镇、村(社区)实际,拟定《天全乡镇、村(社区)志编纂工作实施意见》,明确目标任务,细化责任分工,明晰时间节点,经市地方志编纂中心审核后,向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专题汇报,争取县政府主要领导支持。制定《加快推进乡镇、村(社区)志编纂工作方案》,采取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工作方式,分阶段开展编纂工作,并按照每部乡镇志不超过5万元、村(社区)志不超过4万元、印刷费不超过2万元的标准由县财政给予保障,按工作进度分批次拨付。截至目前,已拨付编纂经费8万元。

强化组织发动,压实多方责任。县政府办印发《关于印发<天全县乡镇志、村(社区)志编纂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启动乡镇、村(社区)志编纂,成立以县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县地方志编纂中心主任为副组长,各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党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本乡镇、村(社区)志编纂工作。组织召开乡镇、村(社区)志编纂工作推进会,安排部署乡镇、村(社区)志编纂工作,强调志书编纂意义、编纂进度、组织领导、编纂质量,压实各方责任,全县规划首批启动乡镇、村(社区)志编纂乡镇4个、村6个。积极挖掘本地编修人才,向相关乡镇推荐具有较强写作能力、一定奉献精神和热爱志书编修的退休老同志5名作为编纂主笔。指导各乡镇、村动员熟悉乡情、村情的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以及知情人、当事者参与志书编纂,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形成全民参与、群策群力的良好氛围。

强化培训指导,确保编纂质量。印发《天全县乡镇、村(社区)志编纂规范》,对7名编纂主笔和相关编修人员开展专题培训,采取学习借鉴、上门服务、以会代训、线上指导、开门接待等方式进行日常指导。通过赠送编纂人员《天全县志》《天全县抗震救灾志》《天全县脱贫攻坚志》等志书,购买相关乡镇、村志和登录“四川省情网”数字方志等形式,广收博采,全面学习借鉴编纂思路及技巧,使编纂人员明确编纂方法,掌握编写要领,为顺利开展编纂工作奠定基础。将编纂工作分为机构建立、资料收集、志稿纂写、审核修改、出版印刷五个阶段,从篇目征求意见、资料收集整理、志稿审查修改、送审定稿、志书设计付梓“一对一”进行全程指导。严格履行“三审”制度,严把政治关、体例关、语言关、保密关,对结构不合理、表述不准确、语言不规范等问题及时提出修改意见建议,着力提升编纂质量。 

下一步,天全县地方志编纂中心将紧紧围绕编纂任务,继续扛牢“为党立言、为国存史、为民修志”职责使命,总结前阶段编纂经验,强化统筹协调、建强编纂队伍、做实业务指导,奋力推进乡镇、村(社区)志编纂工作,充分发挥志书在记录乡村文化、留存文化根脉、传承历史文明中的积极作用。


天全县地方志编纂中心供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