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政报告 >> 正文

推进红色资源保护利用 凝聚雅安发展磅礴力量

 【发布日期:2023-04-17】 【字号: 】 【关闭此页【点击数:

推进红色资源保护利用 凝聚雅安发展磅礴力量

胡蓉中共雅安市委党史研究室(雅安市地方志编纂中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红色资源。”保护利用红色资源是党中央根据我国实情,从发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促进革命老区发展的战略高度,作出的一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重要决策部署。雅安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沉淀了丰富的红色资源,推进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将为加快建设川藏铁路第一城、绿色发展示范市凝聚磅礴力量。

一、雅安市红色资源概况

红色资源,是指五四运动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所形成的具有历史价值、纪念意义、教育意义的物质资源和精神资源。雅安的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雅安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阶段中留下的宝贵财富。

据2022年5月雅安红色资源普查结果初步统计,全市红色资源520个。从分布情况来看,雨城区有120个,名山区有35个,天全县有66个,芦山县有128个,宝兴县有45个,荥经县有41个,汉源县有24个,石棉县有61个。从历史时期来看,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有341个,属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有62个,属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有52个,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有65个。从保护级别来看,省级及以上的文物保护单位有42个。从利用级别来看,省级及以上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有13个,省级党史教育基地3个。从管理部门来看,文化部门管理的有52个,乡镇社区管理的有198个,退役军人事务管理局管理的有33个,其他部门管理的91个,无管理部门的有146个。总体来看,雅安的红色资源丰富,但保护利用现状并不乐观。

二、雅安市红色资源保护利用的现状分析

统观雅安红色资源保护利用现状,既具有先天的绝对优势,也拥有后天的诸多机遇,既存在弱势短板,也面临多种资源竞争和市场化带来的压力。认清这些情况,有利于有针对性地开展保护利用工作。

(一)优势

一有分布优势。雅安大部分红色资源在地理位置分布上处于资源集群中,且与绿色资源叠加重合,对保护利用红色资源是得天独厚的优势。二有规划优势。雅安全域为革命老区,多处红色资源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四川段)建设保护规划》《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雅安段)建设保护规划》,将被重点提升打造。三有阵地优势。雅安借助丰富的红色资源筹建了四川长征干部学院雅安夹金山分院,现已开发红色现场教学点59个,打造“星级化”现场教学基地29个。四有交通优势。雅安毗邻成都、链接攀西、辐射康藏,公路、铁路与周边地区互联互通,为红色资源保护利用提供了交通便利。

(二)弱势

一是管理机制不顺。部分红色资源的管理秩序混乱,全市有28%的红色资源“无专门机构管事、无专项资金办事、无专人看护”,有60%的红色资源没有设置标识标牌。二是整体联动不强。红色资源统筹规划不够,与茶文化、熊猫文化、汉文化等资源融合不足,红色资源利用项目多处于“名气不大、设施不全、单兵作战”的窘境。三是文化挖掘不足。出现“重物质轻精神、重经济轻教育”的倾向,对红色资源缺乏文化诠释和引导,教育功能浅表化。四是保护利用资金缺乏。除一些重要纪念场馆享有专项资金支持外,大多数因缺乏资金而得不到管理维护,且因周边基础设施薄弱,削弱了整体保护利用效果。

(三)机遇

一有政策机遇。2018年,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2019年,四川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2021年,省委宣传部等10家单位联合印发了《全省红色资源普查和保护利用实施方案》,随后,《四川红色资源保护传承条例》《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实施意见》出台。2022年,《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四川段)建设保护规划》出台,省政府印发《<四川省红色资源保护传承条例>实施办法》,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要“加快新时代文化强省建设”。可见,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工作拥有很多来自上级的政策红利。二有红色教育培训机遇。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要充分运用红色资源”。我们党有9500多万名党员,利用红色资源开展教育培训前景广阔。三有科技发展机遇。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可以更全面、更快捷、更有效保护利用红色资源。四有区域合作机遇。雅安与成都、乐山、甘孜、阿坝、凉山等兄弟市(州)的区域合作日益频繁,推动了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多层次、宽领域的交流合作。

(四)威胁

一是同类型资源保护利用竞争激烈。就全国来看,雅安的红色资源与五大革命圣地不可相提并论;就省内来看,泸州、凉山、南充等市(州)保护利用红色资源的力度有增无减。相比之下,雅安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工作起步晚,与之匹配的思路与举措尚不成熟。二是市内不同类型的资源保护利用竞争突出。雅安拥有无可比拟的生态资源,历史悠久的富林文化、汉文化、大熊猫文化……与之相随的资源保护利用方式比较成熟,而近年才高度重视起来的红色资源保护利用方式尤显稚嫩。三是红色旅游市场化带来的负面影响。一些企业为了追求高利润,在红色产品开发上粗制滥造,红色旅游接待上追求短平快,红色文化宣讲粗浅,给红色资源保护利用“拖了后腿”。

三、雅安市推进红色资源保护利用的对策

鉴于雅安市在推进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工作中既存在优势与机会,也存在不足与威胁。雅安要立足实情,坚持问题导向,在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工作上“大做文章”,为奋力推动“三城三示范”提供内生动力。

(一)编制发展规划,科学指导红色资源保护利用

雅安的红色资源点多、面广、分散,在保护利用时要加强系统规划,既要遵循规律,又要凸显特色。一是政府牵头编制专项规划,部门通力合作落实。要组织文旅、史志、发改、住建、自然资源等部门联合编制红色资源保护利用专项规划,协调好资源保护与城乡规划、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让红色资源保护利用朝着“优化结构、提升档次、创造效益”的方向发展。二是充分利用各类政策红利,选好保护利用项目。利用好《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四川段)建设保护规划》中涉及雅安的政策红利,从更高层面谋划好保护利用项目。抓住编制全市“十四五”旅游发展规划的契机,把红色资源的保护利用融入全市10个文旅特色小镇、20个文旅特色村落建设。三是因地制宜系统规划,促进资源保护利用提档升级。要打破地域限制,化散为整,对主题相同、有历史延续性的红色资源进行系统整合规划,提升红色资源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二)完善保护机制,加大红色资源的保护力度

做好红色资源的保护工作是利用红色资源的前提和基础。一是增强保护意识,坚守保护红线。要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认真落实《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四川省红色资源保护传承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在推动“三城三示范”进程中,要处理好城乡发展和红色资源保护利用的关系,做到在建设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二要分类实施保护,提升保护效果。要坚持抢救性保护和预防性保护并重。对受损的红色资源,坚持“就地保护、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保护性修复;对产权私有的红色资源,由政府出资征购产权并进行保护性打造;对即将面临消失的重要红色资源,要千方百计进行抢救。三要提升保护利用级别,加大保护力度。要从实际出发,按照“成熟一个,申报一个,命名一个”的原则,逐级申报具有重要价值的红色资源,加大保护力度。

(三)加强资源统筹,利用红色资源发展红色旅游

要优化资源配置,将红色资源的保护利用融入全域旅游,形成多点开花、串点成线、以线带面的最优成效,为喊响“安逸走四川·熊猫看雅安”旅游口号助力。一要从“点”上入手,形成“红色+”特色旅游。雅安各县(区)很多红色资源和绿色资源重合,均可开发“红色+绿色”旅游,红绿相衬,相得益彰;以宝兴为代表,红色文化和熊猫文化融合,可开发“红色+黑白”旅游;以汉源、雨城为代表,红色文化与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汉文化融合,可开发“红色+古色”旅游;以荥经、芦山、石棉为代表,红色文化与砂器文化、芦山花灯文化、少数民族文化融合,可开发“红色+土色”旅游。二是从“线”上提升,打造综合性精品红色旅游线路。比如,以中央红军长征在雅安为主线可打造精品长征历史步道:冕宁彝海结盟地—安顺场强渡大渡河遗址—汉源大树堡佯攻遗址—荥经胡长保牺牲地—天全罗炳辉指挥所旧址—宝兴陈云长征旧居—红军翻越夹金山遗址群。再如,以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慰问考察“4·20”芦山地震灾区行经线路,以及重建后的新村聚居地,可以打造灾后重建感恩之旅。三是从“面”上拓展,加强区域间的资源整合。要以全域旅游的视野来加强与周边区域资源的整合。比如,依据红军长征从芦山横山岗转战成都大邑、邛崃,可与大邑、邛崃联合挖掘红色资源,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依据共和国十大元帅中有八大元帅长征中在雅安战斗过,可开启“探寻将帅故里”“追寻红色足迹”红色文化交流之旅,广泛缔结党性联盟、红色旅游联盟,扩大雅安红色资源保护利用的“朋友圈”。

(四)提炼总结价值,强化红色资源的教育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是红色资源的主体价值,保护利用红色资源,要充分发挥教育引导作用。一是深入挖掘研究,提炼总结时代价值。文化内涵是红色资源的灵魂,要抢救性挖掘整理红色资源相关文献档案、口述资料、图片资料,积极编纂红军长征、抗震救灾、脱贫攻坚、抗击疫情等方面的精品丛书,客观记录好红色资源的“前世今生”。要召开长征精神、“两路”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主题研讨会,提炼阐释红色资源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让红色资源“活起来”。二是依托培训学院,广泛开展红色教育。要借助雅安夹金山分院统筹全市红色资源,开发具有雅安特色的党性教育精品课程,壮大红色教育培训力量。扩大教育培训受众面,让红色资源的时代价值和教育功能得到充分彰显。要加强红色讲解员培养,讲好雅安红色故事,传播好雅安红色文化。三是加强审核把关,提升红色资源的展示利用水平。要对革命纪念场馆、现场教学基地、红色景区内的红色题材展陈内容、解说词进行审读审查,严把政治关、史实关、语言关。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禁止歪曲、丑化、亵渎、否定红色精神资源,坚决守好“红色”这个底色。

(五)创新宣传方式,拓宽红色资源推介渠道

酒香也怕巷子深,景好还需勤吆喝。应构建全市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宣传体系,提高雅安红色资源的美誉度。一是用好媒体宣传。要发挥官媒宣传阵地的作用,建立市、县两级媒体宣传联动机制,持续在雅安日报、雅安电视台、雅安北纬网等主流媒体策划专题宣传活动,同时争取中央、省级媒体的支持报道,形成上下联动、内外沟通、整体宣传推广的新格局。二要抓好主题宣传。在重要纪念日、节庆日举办红色主题活动,举办红色主题展销会、博览会、宣传推介活动,“线上”与“线下”联合宣传雅安红色资源。三是利用文艺宣传。红色资源是文艺创作的宝贵题材,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长征》《长征大会师》《陈云出川》、纪录片《永远的长征》、电影《绝地先锋》《彝海结盟》《“飞将军”乐以琴》等中都有涉及雅安红色资源的情节,可借助这些有知名度的影视作品宣传红色资源,让雅安红色资源美名远扬。

(六)发挥市场作用,增添红色资源保护利用活力

推进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应充分调动市场的积极性,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格局,增强红色资源保护利用的活力。一是研发特色红色旅游商品,扩展红色旅游产业链。开发具有雅安红色元素的文化产品,比如,用雅安藏茶制作反映红军长征的工艺品,用宝兴“东方白”汉白玉、荥经“红军红”花岗岩雕刻红军群像等。发展艺术品味与教育价值共存的红色文化产业,比如,红军翻越泡桐岗、苍坪山下的秘密电台、天全红军井等雅安红色资源,多次出现在老一辈革命家的回忆录中,可鼓励和支持文艺工作者、演出经营单位以此为素材开展红色主题文学创作、展演展映展播等活动。二是增强精品意识,做大做优特色品牌。要找准品牌定位,培育一批“以高颜值吸引人、以过硬品质留住人、以深厚文化底蕴感染人”的“雅字号”红色文化品牌,重点打造“一河一村一山一关”红色品牌,以龙头精品引领红色资源的保护利用工作。三是广开筹资渠道,加大经费投入。要利用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雅安夹金山分院建设、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等机会多方争取资金,整合打捆使用,尽量让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工作“不差钱”“少差钱”。同时,要坚持“谁投资,谁发展,谁受益”的原则,引导社会资金发挥作用,鼓励社会资本公平参与红色资源的保护利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