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成小康的雅安实践和对推进
共同富裕的经验启示
王攀中共雅安市委党史研究室(市地方志编纂中心)
内容摘要:雅安自1978年12月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全市上下40余年不懈奋斗,在2021年7月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打下坚实基础。本文试从改革开放之初到20世纪90年代初、20世纪90年代初到世纪之交、进入新世纪至2012年党的十八大前、党的十八大直至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四个历史阶段,分别论述了从基本解决温饱到实现总体小康,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历程中,对当前推进共同富裕归纳总结了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深化改革创新、必须践行以民为本、必须做到循序渐进、必须持续艰苦奋斗等五个方面的经验启示,从而为雅安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加快建设川藏铁路第一城、绿色发展示范市提供参考。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过去的十年间我们经历了建党百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件大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由此彪炳史册,光耀千秋。同时,报告还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纳入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和本质要求,并对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作出了重要战略部署。自此,我国已经进入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正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阔步前进。雅安自1978年12月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全市上下40余年不懈奋斗,在2021年7月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雅安市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打下坚实基础,在不断实践中所探索经验也值得总结参考。
一、历史背景
长期以来,由于历史原因、自然地理、生产方式、产业结构等方面的因素,雅安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不平衡,存在着生产力水平低下、人民生活水平不高、贫富差异较大的情况。改革开放前,由于多年来受“左”的政策影响,普遍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国营企业吃“大锅饭”,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结构单一,农民生产积极性低,温饱问题一直未得到解决。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为雅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经济基础和思想基础。1979年12月,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创造性提出了“小康”概念,随后不久明确提出了到20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为雅安建设小康社会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由此,雅安党组织带领雅安人民开启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征途,从基本解决温饱到实现总体小康,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千年小康梦想在新时代的雅安成为现实。
二、实践历程
(一)20世纪90年代初,雅安基本解决人民生活温饱问题。从改革开放之初到20世纪90年代初,雅安地委按照党中央和省委的部署,带领雅安人民深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步伐,不断加强经济建设,着力改变贫困状况,基本解决温饱问题,提前实现了党中央提出的“三步走”第一步战略目标。一是结合实际创新思路,推进经济快速发展。坚定不移地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1990年,雅安城乡个体工商户已发展到2.62万户,从业人员3.27万人,年营业额1.39亿元。同时,提出开发“三头”(水头、石头、木头)经济的发展思路,全方位发展水电、石材和林竹工业。1990年,天全、芦山、宝兴、石棉四县在继荥经县后成为全国第一批农村初级电气化建设达标县。二是突出重点深化改革,解决制约发展问题。深入推行以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内容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以企业改革为重点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978年底,雅安地委组织学习“金鱼经验”,在各县开始探索建立农业生产责任制的试点。1982年,雅安全区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效提高了粮食产量。1987年,制定实施了雅安农村经济发展战略,全面发展农村经济,进一步把农村改革引向深入。1988年开始,雅安粮食连续增产,到1990年粮食总产达到6.7亿公斤。三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养社会道德风尚。按照中央和省委部署,先后组织开展了“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三优一学”创文明城镇竞赛活动、“学英模、见行动”活动、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活动等,逐渐形成了重视思想道德建设的氛围和良好的社会风尚,还涌现出了一批像“英雄少年”赖宁等先进模范代表。四是持续开展扶贫帮困,解决温饱问题短板。雅安农村在实行土地“大包干”后,仍有部分群众生活相对贫困。1980年8月,雅安地委召开专门会议,决定适当调整和放宽政策,解决好山区社员的口粮问题。1983年,将扶贫工作纳入全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同年脱贫6255户,占扶持规划的贫困户64.9%。从1984年直至1990年,全区开展扶贫工作,每年列入的扶贫对象有上万贫困户,脱贫率达到60%。
(二)世纪之交,雅安实现了总体小康。20世纪90年代初到世纪之交这个阶段,雅安地委带领全雅安人民,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把握发展机遇,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改革开发步伐,启动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大扶贫开发力度,顺利实现了党中央提出的“三步走”第二步战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一是抓好改革创新,推进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深化农村改革,不断完善双层经营体制,认真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和农村税费制度改革,千方百计提高农民收入。1999年3月,全区完成了33.9万户农户续签延长土地承包期30年合同的任务。同时,不断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基本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格局。1998年,雅安在全国独创“碧峰峡模式”,成为旅游景区开发的典范和政企合作的样板。二是坚持解放思想,加大项目设施建设步伐。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召开后,地委结合“看铜陵、找差距,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大讨论活动,进一步推动雅安建设进程。全面完成二郎山隧道、成雅高速公路等重点工程项目和县乡公路网建设,快速发展邮电通讯设施,持续抓好电气化建设,1995年,雅安地区成为全国第一个农村初级电气化建设全部县(市)都达标的地区。三是注重绿化造林,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深入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草)试点工程,1998年9月1日起,雅安地区全部停止天然林采伐。至2000年,全区天然林保护工程完成生态公益林建设20.5万亩、封山育林135.47万亩共完成成片造林50.57万亩。2001年5月,“南方片退耕还林(草)试点工程现场经验交流会”在雅安召开。切实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和城市生态建设。2000年,雅安全面完成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环境空气和地面水环境质量实现“一控双达标”工作目标。四是突出扶贫重点,进一步加快扶贫攻坚步伐。通过大搞道路建设、农田改造、荒山治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有力推动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1991年至1995年,全区共计扶贫5.64万户,脱贫3.085万户。2000年,雅安农村贫困人口由1993年建卡登记的43.33万人减少到21.3万人,圆满完成了省上下达的扶贫攻坚任务。
(三)党的十八大前,雅安小康社会建设取得新成效。2000年6月14日,国务院批准雅安撤地设市。进入新世纪至2012年党的十八大前,雅安市委、市政府带领全雅人民,坚持“科学发展、奋进跨越”总战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展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推进社会事业发展,万众一心战胜了“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取得了瀑电移民工作大会战决定性胜利,小康社会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一是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经济发展。大力发展采矿、水电电冶、机械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优势产业,初步形成雅安工业的支柱产业。2006年6月,汉源县乌斯河铅锌采矿权拍卖,创下了全国铅锌矿单宗矿权拍卖最高价记录。同时,持续抓好交通建设,邛名高速、雅名快速通道等要道建成通车,深入推进国企、财政、金融、投资等各领域改革,成功与省电力公司资产重组,创造了电力发展的“雅安模式”,为雅安后续发展奠定了能源基础。二是保护生态环境,壮大绿色产业。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和落实退耕还林政策,大力推进节能减排,不断加强环境治理,顺利建成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以雅安为主要核心区的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大力培育发展林竹产业和生态农业,蓬勃发展生态旅游业,连续获得“十佳中国魅力城市”“中国生态气候城市”等荣誉称号。2005年8月,第三届四川旅游发展大会在雅开幕。三是持续改善民生,推进社会建设。深入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农业人口117万人,参保率居全省前列。启动实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顺利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和公益性文化事业,纵深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实施安全饮水工程,积极探索城乡一体的社区管理体制和乡镇维稳资源整合模式,建立维稳综治中心,“雅安经验”在全省推广。四是加强扶贫开发,减轻农民负担。2001年至2010年间,雅安以新村扶贫、移民扶贫、项目扶贫、劳务培训等扶贫解困工程为载体,减少贫困人口12.65万人。2002年4月起,全面推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农村税费改革后,人均减负28.82元,减负幅度达44.8%。2005年1月,雅安全面免除农业税,农村居民从此告别了“皇粮国税”。
(四)雅安如期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2012年党的十八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进行充实和完善,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调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此,直至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期间,雅安市委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带领雅安人民坚定推进高质量发展,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与全国人民一道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是持续深化改革,充分激发动力活力。积极投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扎实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大力发展新产业新动能,在全省率先推行“最多跑一次”改革、率先落地水电消纳产业示范区试点政策,党政机构改革、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村级建制调整改革、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全国试点圆满完成,“社银合作”模式等7个改革经验全国推广。二是抓好灾后重建,优化改善城乡面貌。2013年4月20日,芦山县发生里氏7.0级强烈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地震发生后,雅安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取得抢险救援重大胜利,顺利完成灾后恢复重建任务。截至2016年7月20日,2160个重建总规项目的完工率和投资完成率双双超过99%,圆满实现“三年基本完成”目标。全面加速三区一体,快速起步雅州新区建设,2017年至2021年间熊猫绿岛等11个城市公园建成开园,改造老旧小区258个、棚户区1.6万余套,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三是决胜脱贫攻坚,同步实现全面小康。市委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持续投入近4万名脱贫攻坚精锐力量,提前两年完成9.4万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61个贫困村全部退出目标,贫困户人均纯收入翻了近两番。2016年以来,累计整合31.7亿行业扶贫资金,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305公里,所有贫困村光纤、4G、宽带整体实现全覆盖,实现从贫困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四是提升环境质量,深入推进绿色发展。坚持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立市之本,巩固提升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野生动植物保护工程,深入实施绿美雅安“七大行动”,成功创建大熊猫国家公园园地共建先行区,创新出台《雅安市青衣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城市空气、地表水环境质量位居全国前列,成功创建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市,“东方白”“红军红”惊艳亮相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五是推进设施建设,持续改善民生。突破交通瓶颈,雅西、雅乐、雅康高速公路、川藏铁路成雅段建成通车,新建国道351线。大岗山、飞仙关水电站投产发电,铜头引水工程、永定桥水利工程等建成投运,九龙水库下闸蓄水。深入开展大兴新区建设,整体形成姚桥新城,引进国盛、万达等一批城市商业综合体,市职业教育发展区、市医疗服务中心等重大民生项目建成投用,基本建立覆盖全民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实现全覆盖,在全省率先实现低保线与扶贫线“两线合一”。
三、经验启示
从1978年改革开放直至2021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40余年里,雅安市委在中央和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艰苦奋斗,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的提供了经验启示。
(一)推进共同富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政军民学,东南西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推进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历程中,雅安党组织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准确把握和坚决贯彻党中央、省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指示、会议和文件精神,集中各方力量资源,办成了一件又一件大事要事,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可靠的政治保证和不竭的力量源泉。实践证明,只有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决维护党的核心和党中央权威,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政治优势,才能克服复兴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为如期实现共同富裕提供根本保证。
(二)推进共同富裕,必须深化改革创新。改革为共同富裕注入动力、释放活力。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中,雅安党组织领导人民群众披荆斩棘、深化改革、锐意创新,不断破除阻碍发展的矛盾和束缚,从开展“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生产责任制试点到发展“三头”经济,从加快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到实现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格局,从率先在全国启动退耕还林工程试点到建设全国绿色发展示范市,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坚持试点先行和全面推进相促进,小康社会建设实现了持续稳步向前推进。实践证明,推进共同富裕,只有顺应时代潮流,回应人民要求,勇于改革创新,完善分配制度,坚持高质量发展,就一定能够创造出更多令人刮目相看的雅安奇迹。
(三)推进共同富裕,必须践行以民为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践中,雅安党组织始终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定不移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道路,持续实施民生工程,办好民生实事,着力解决好群众就业、社保、教育、卫生、文化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同时,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积极调动群众参与共同富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集思广益,开拓创新,凝聚起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力量源泉。实践证明,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努力为人民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和创业机会,既做大“蛋糕”,又分好“蛋糕”,引导人们通过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这是当前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前提。
(四)推进共同富裕,必须做到循序渐进。按照党中央、省委的决策部署,雅安党组织在基本解决温饱问题后,完成了实现总体小康的目标,在实现总体小康后又安排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进而践行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不同时期,通过准确分析面临形势,科学制定目标和任务、政策和路径,紧密结合实际,一步一个脚印,久久为功、持续用力,将全面小康目标一步步变为现实。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进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一个长远目标,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对其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要有充分估计。”实践证明,推进共同富裕不能急于求成,只有头脑清醒、脚踏实地,准确把握时代脉搏,不断总结经验、探索规律,解决矛盾、化解风险,不断推动高质量发展,才能确保如期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五)推进共同富裕,必须持续艰苦奋斗。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共同富裕是一场“接力赛”,需要一代接一代的辛苦奋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雅安党组织带领雅安人民以敢为天下先的胆魄和勇气,吃苦耐劳,敢闯敢干,在雅州大地上掀起前所未有的改革热潮,用辛劳和汗水为雅安发展添砖加瓦。进入新时代,雅安市委锚定目标,驰而不息、接续奋斗,撸起袖子加油干,一张蓝图绘到底,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决心和勇气,翻越前进道路上一座座“夹金山”,跨过一条条“大渡河”,圆满完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大步迈向了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实践证明,共同富裕是艰苦奋斗出来的,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只有人人参与、人人尽力,才能到达共同富裕的彼岸。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阶段性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迈出了关键一步,是中华民族的伟大荣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们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雅安市委将在党中央、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出发点和着力点,为加快建设川藏铁路第一城、绿色发展示范市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四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事记》,中共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编著,第85页。
【2】《中国共产党雅安历史大事记(1921-2021)》,中共雅安市委党史研究室等编,第200页。
【3】《中国共产党雅安市第三届委员会重要文献选编》,中共雅安市委党史研究室编,第1页。
【4】《中国共产党雅安市第二届委员会重要文献选编》,中共雅安市委党史研究室编,第3页。
【5】《中国共产党雅安市第四届委员会重要文献选编》,中共雅安市委党史研究室编,第2页。
【6】《中国共产党雅安执政实录(2020卷)》,中共雅安市委党史研究室编,第281页。
【7】《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郑功成,《经济日报》2022年10月26日,第11版。
【8】《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韩正,《人民日报》2022年11月1日,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