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康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雅安
统一战线工作的革命实践及其作用研究
陈芬中共雅安市委党史研究室
罗光德四川日报集团驻雅安办事处
内容摘要:统一战线在中国革命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是中国共产党取得伟大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西康时期,党的统一战线思想在雅安得到很好的实践和体现,解放后雅安各项工作的开展与党的统战工作也密不可分。本文通过研究中国共产党在西康雅安(以当时的雅安县即今雨城区为重点)统一战线的革命实践,深入挖掘西康时期留存各地的统一战线宝贵文献及档案资料价值,从而揭示证明只有长期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才能真正为川西雅安广大人民群众谋幸福的历史真谛。
关键词:统一战线西康雅安 革命实践 作用研究
2022年是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政策提出100周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并开启我国第二个百年宏伟奋斗征程之年。一百年来,统一战线成为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展现了显著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汇聚起磅礴力量。回顾总结西康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雅安统一战线工作的革命实践及其作用,对于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做好新时期雅安统战工作具有深远意义。
一、西康省的成立及其撤销是百年雅安变迁中的必然历史选择
西康,是中国西部现当代区域、政治和历史文化中一个十分特殊的称谓: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赵尔丰向四川总督锡良上“平康三策”,提出将西康地区改土归流建为行省。1911年,赵尔丰改署四川总督,以傅嵩炑代理边务。傅于当年8月具奏清廷“近日改流及从前应行添设郡县之处犹多,已成建省规模……边境乃古康地,其地在西,拟名西康省”,建议川边改设行省。不久,辛亥革命爆发,清王朝垮台,建省之议遂搁置。1912年,国民政府筹划西康省。1914年设立川边特别区。1927年6月,驻雅的刘成勋第二十三军与刘文辉第二十四军发生争夺防区的军阀内战。刘成勋战败,二十四军乘机占据雅安。刘文辉在雅安县设川康边防总指挥部,入驻西康。1928年,国民党二届五中全会再次提出建立西康省,并提出整顿军阀混战以来分割混乱的财经秩序统一财政税收方案。至1935年7月,西康建省委员会在雅安正式成立。1937年7月7日,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在此抗战建国期间,西康所处地位与所负责任,极形重要,消极在求后防之安定,积极在谋国防之坚强……”1938年1月25日,国民政府行政院第347次会议决议,改组西康建省委员会,经国民政府同意,西康建省委员会与四川省政府协商,自1938年9月1日起,将四川省西部的雅安、芦山等14县,金汤、宁东二设治局改隶西康,西康所辖有32县和两个设治局。1939年1月1日成立西康省政府,省会设康定,雅安成为西康省实际上的经济中心。
1950年2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2军进驻雅安。雅安军事管制委员会成立后,开始正式接管西康省的军、政、民、财工作。在接管旧政权,开展征粮剿匪、生产自救等工作的同时,筹建新政权机构。1950年4月26日,西康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隶属西南行政区。省会设雅安。195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决定撤销西康省。1955年9月,西康省正式撤销。
西康时期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最初建西康省的概念是在清政府时期提出,其初衷是“稳藏安康”,抵御英国等国家渗透。抗日战争中期,国民政府下令组建,或是因当时国民党加强中央管理的需要,利用政府的任命消除四川军阀间割据实力,同时作为一旦重庆失守以作退守的屏障。新中国成立后,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挺进大西南,不久西康和平解放。1951年,西藏也实现和平解放。随着形势的发展,1955年中央决定撤销西康省,以金沙江为界,以东并入四川省,以西并入西藏,建立了十六年零九个月的西康省退出历史舞台。西康不仅是一个省,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
西康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地下组织和党员在西康地区开展了大量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不仅唤醒了广大西康雅安人民对革命进步事业的同情支持和广泛动员参与,还在反抗旧军阀统治、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疯狂侵略、推翻蒋介石反动腐败政权等重大历史斗争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早期马列主义在西康地区的传播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新思想、新文化的影响下,西康地区也出现了马列主义的传播和宣传,雅安有识之士自此开始接受马列主义,并积极传播马列主义。
事实上,早期马列主义在西康地区的传播曾遭到反动统治阶级的疯狂禁止、审查检查和各种镇压:早在川边时期,川边镇守使陈遐龄即不断接到密令,要求协同严密查访社会主义在该地的传播宣传,如民国九年一月卅日(1920年1月30日),严密查防俄国派遣之宣传人员“拟在东方传布过激主义”;十一月六日,川边道尹密令严密防范社会主义传习毕业之华民回国宣传,“现在俄国内部……有数十华人送入社会主义传习所,六个月速成毕业,分往中国,专事传布社会主义……特电达饬随时注意,严为防范为要。切切此令。”十二月二十七日,陈遐龄又接到密令,查禁俄印刷品,“有华商哈斯木得俄国寄来书报……书系用汉文编著,纯系鼓吹共产主义。此种不良印刷品,若令流传边境,实为边民之害。除饬严行查禁外,相应检同原书,备文咨送查核。”
上世纪三十年代,西康行政督查专员公署同样训令各县查禁共产党宣言等书。如民国二十四年五月一日(1935年5月1日),“查上海春江书店印行之共产党宣言,化名宣言。明月书店出版之怎样争取街道,及文化局出版之怎样发展党的组织,化名怎样发展三书,均系‘赤匪’刊物,相应函请查照,一律严予查禁。”六月二十六日,西康行政督查专员公署又密令各县“查禁羊棚外的奇遇一书”,八月二十八日“查禁中国农民战争之史的研究等书”,妄图通过疯狂的查禁审查检查,禁锢西康人民追求进步的思想,维持他们对广大人民的残酷剥削和黑暗统治。而马列主义在西康地区的传播,则对西康地区民众进行了共产主义思想的启蒙。
三、中国共产党在西康雅安统一战线工作的革命实践及作用研究
(一)早期党的组织在雅安的建立与统战工作的开展
雅安是西康的重要的门户,是进藏的要道,扼守川滇要隘,南扼彝地,西控康巴,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在不同历史时期都为各种政治力量所关注。1922年7月,党的二大作出了《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议决案》,初步提出统一战线的方针。此后逐渐形成了国民革命的联合战线。在此背景下,中国共产党早期在雅安就成立了党的组织,并组织党员在雅安开展地下统战工作。
1.早期党的组织在雅安的建立与发展
1928年夏,经请示中共川西特委批准,中共雅安特别支部成立(设在雅安县城厢镇),这是中国共产党在雅安建立的最早组织。杨仲康任支部书记(当时在国民党第二十四军七旅十团任驻雅军医),黄爱智负责组织工作,黄煜负责宣传工作。当年底,中共雅安特别支部有党员18人。中共雅安特支建立后,发展了党员,并组织开展农运、工运、学运。
1933年,在国民党第二十四军中成立中共雅安军事支部,杨子清任支部书记(又名杨虚谷,当时在二十四军军部任参谋),刘松生任组织委员(又名刘嵩申,当时在二十四军任上校科长),王哲生任宣传委员(当时在二十四军任特务营文书)。1935年,因叶伯岗被捕后叛变,带领别动队到雅安,中共雅安军事支部遭到破坏。
2.早期党的组织在西康雅安开展的统战工作
1922年秋,雅安始建上川南道立师范学校。随着新思想、新文化的广泛传播和影响,学校中部分教师和学生的思想比较活跃,追求进步。上川南道立师范学校学生会主席黄爱智(1926年加入共青团,为雅安第一位共青团员,1927年加入共产党),领导上川南道立师范学校学生运动的同时,在雅安城郊观化、桃子坪、甘溪沟一带的背煤工人中组织工会,与厂主、煤炭商进行经济斗争。万县“九五”惨案发生后,在黄爱智等人的组织领导下,上川南道立师范学校的进步师生在雅安县城厢镇举行示威游行,向群众宣讲英帝国主义杀害万县同胞的过程和真相,揭露和控诉帝国主义侵华的罪行,同时宣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思想。
1928年,中共雅安特别支部组织雅安“中学生联合会”和“少年俱乐部”开展学运,组织农民“勉励会”开展农运,组织“煤炭工会”开展工运。特别支部还利用国民政府雅安县教育部门在农村开办平民学校的机会,将支部所属的10多名党员分成几个小组,带领上川南道立师范学校的进步学生,分别到雅安县南区的沙坪、孔坪、李坝,东区的合江、姚桥,北区的上里、中里、下里等地开办平民学校,对贫苦农民进行阶级斗争教育,并秘密组织农会。次年初,秘密参加农会的农民达数百人。
1929年2月中旬,国民党驻军和雅安县政府逼缴鸦片烟捐,激起农民反抗。特别支部根据革命斗争形势的发展,提出“反抗土豪劣绅”“实行二五减租、减息”等口号,将口号印成传单散发,并在雅安县南区、东区组织农民暴动。
1934年12月,雅安仁德医院(美国人开办)护士王逸平组织发动医院工人和护士班学员举行罢工、罢课,要求增加工资和提高学员津贴费。
3.早期党的组织在雅安的统战工作唤起了民众的反抗斗争
党的建立初期就在雅安建立了党的组织,并组织开展了救国救亡活动。早期在雅安的党组织要么是在国民党二十四军中发展的党员,要么就设在二十四军内部,这也是雅安统战工作的独特存在。随着共产党的组织在雅安的建立,雅安特别支部、军事支部先后通过上川南道立师范学校进步学生和驻雅国民党党、政、军中的思想进步人士,联合组织雅安各界群众进行了工、农、学等运动,向旧军阀、蒋介石政府、封建势力开展斗争。虽然这些活动大多遭到旧军阀反动统治的镇压而失败,但却是在党的领导下有组织的活动,并不同程度体现了统战思想,唤起了当时西康雅安民众的反抗和斗争。
(二)红军长征在雅安开展的统战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长征途中,我们党高举全民族团结抗战的大旗,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吹响了全民族觉醒和奋起的号角,汇聚起团结抗日、一致对外的强大力量。”红军长征时期,党在瓦窑堡召开的会议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调整了统一战线政策,开展了富有成效的统一战线工作,从而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做了充分的理论、政策和实践上的准备。红军驻扎雅安期间,开展了广泛的统一战线工作。
1.红军长征过雅安
1935年5月至1936年2月,中央红军、红四方面先后经过雅安。红四方面军驻扎雅安长达三个多月,占领雅安县东、西、北三区及南区沙坪、大河等地,在中里建立中共雅安县委、县苏维埃政府和革命法庭。后根据当时革命战争发展需要,红军在所建立的红色革命根据地内组织和发动群众,相继建立了多营、太平、上里、中里、下里5个区苏维埃政权、16个乡苏维埃政权和90多个村苏维埃政权,管辖区域达到当时雅安县域面积的80%以上。红军驻扎雅安县期间,与敌军进行了激烈战斗,并在苏区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分浮财,开展扩红支前、扩大红军队伍,开展统战宣传、组织群众开展抗日反蒋等革命活动。
2.红军在雅安的统战工作
红军刚到雅安时,由于国民党的反面宣传,传言红军“杀人放火”、“共产共妻”,对共产党的政策不了解,对红军很害怕,刚开始闭门不出或四处躲藏。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接触,当地群众发现红军纪律严明,所到之处秋毫无犯,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帮助群众挑水劈柴,为穷苦群众看病送药,让当地群众很快了解了红军是真正为穷人打天下的队伍,是劳苦大众自己的军队。红军的口碑在群众中传开了,群众从害怕到信任,再到真心拥护红军,国民党的谣言不攻自破。
红军驻扎雅安期间,根据时局的变化,针对不同的阶层和民众、敌军将领和士兵、中央军和地方军,采取不同的统战宣传策略和手段方式。红军中的将领深入群众中去宣讲,现在的雅安望鱼镇,还保留了当年红军的宣讲地。红军战士一边打仗,一边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宣传,刻写标语、呼口号、画漫画、散传单,现在雅安上里还保存有红军石刻标语40多处,代表性的有:“共产党是穷人的政党”“红军是穷人的军队”“红军是反帝抗日的主力军!”“红军是为民族求解放的军队!”“为工农穷人的解放而战!”“万万火急!蒋介石和日本签订密约要出卖全中国 !” “中国快要亡国了,不愿当亡国奴的,同红军联合实行抗日反蒋!”“平分土地!”“取消苛捐杂税!”“打倒款子 平分土地!”“白军官兵们 红军要去抗日 你们为什么要来捣乱 难道你们愿意当亡国奴吗?”“川军弟兄到红军来,打倒刘文辉刘湘杨森,赤化全川!”“红军优待白军俘虏兵,缴枪有钱发,回家发路费,当红军更欢迎!”“中央军弟兄是工农出身。国民党军阀拉伕来当兵 当个中央军真是好伤心 反对杨官长骂人打人。反对杨森刘文辉抽丁当兵 反对杨森刘文辉枪杀逃兵 川军弟兄哗变过来当红军 川军弟兄不当兵 回家耕田做工去!”
这些标语,通俗易懂,有的宣传党的革命主张,有的宣传党的土地政策,有的宣传反蒋抗日,有的揭露国民党出卖中国、压迫工农的罪恶;有的向工农兵及劳苦民众指出,出路就是团结起来、武装起来,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国民党的统治,建立工农自己的红军,自己的苏维埃政府;有的是对中立者的宣传,有的是对敌宣传,鼓励白军倒戈相向,对于争取中间力量及瓦解敌军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这些标语很多体现了党的统战思想,唤醒民众的民族危机意识,激发了民众的反抗情绪。
3.红军长征在雅安汇聚了抗日反蒋的力量
红军驻扎雅安期间,坚持开展统战工作。在红军的影响下,雅安农民的革命热情高涨,并积极行动起来支援红军:身强力壮的青年为红军运送粮食、弹药;妇女为红军烧水、煮饭、照顾伤员,为红军缝衣做鞋、做棕背心;游击队员与红军并肩作战,不怕牺牲共同杀敌,先后与川军、民团、土匪进行了激励战斗20多次。当时还成立了少先队、儿童团,群众发挥了强大的力量。据不完全统计,当时的雅安县参加军工生产328人次,参加游击队1300多人,参加支前3367人次,支援红军粮食134万斤,猪肉、蔬菜等3万余斤。1936年2月红军离开雅安县时,参加红军的有763人,当时还出现了父送子、妻送夫、兄弟姊妹共同参加红军的感人事迹,他们为红军增添了新生力量,成为长征路上百姓拥军的佐证,也是统战工作在长征路上的一个缩影。
(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雅安的统战新任务
1939年1月,党中央正式成立了统一战线部。1940年,开始以中央统一战线部的名义向各地行文,传达中央的统战政策,加强对各地统战工作的指导。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全国人民热切希望能以和平、民主和团结的方式建设国家。但事与愿违,国民党撕毁停战协定,挑起全面内战。为了推翻蒋介石的反动政权,建立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起了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这一时期党在西康雅安的统战工作主要是开展抗日救亡宣传,并做国民党党、政、军的“策反”工作。抗战胜利后,党中央确定了“和平解放西康”的方针,并重点做刘文辉等川康实力派的上层统战工作。
1.广泛开展抗日救亡宣传
1938年,正是抗战最为艰苦的岁月,在中共川康特委的领导下,雅安成立了“川康边民族剧团”,剧团以民众团体的名义作为掩护,每至一地都要演出“九·一八事件”、“放下你的鞭子”、“在此一角”、“渡黄河”、“突击”、“打倒汪精卫”、“占梁山”等有关民族团结抗日救亡的进步文艺节目,根据党的民族统一战线原则抨击国民党反对派妥协、投降的丑恶嘴脸,歌颂抗日军民浴血奋战的英勇精神,争取社会各阶层的支持。
1939年,中共党员邹玉林、谢朝海、颜如瑜等经组织安排来到雅安,与当地中共党员李成林等接上关系,并在雅安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同年,国立西康学生营在董德鉴(中共党员)、江标(又名江左贤,中共党员)等人的带领下,迁至雅安县城近郊的金凤寺。学生营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安排学生到姚桥一带开展社会调查,与农民座谈,宣传抗日救亡的道理;在节日期间,组织学生到雅安城开展抗日演讲和抗日题材的文艺演出活动。
1940年9月,由中共川康特委领导、流亡学生组织的民族剧团由剧团团长李振东(中共党员)、剧团党组织负责人杨咸枚(又名杨仲明,化名“韩枚”)带领到达雅安县,演出《突击》等十几个宣传抗日剧目,为时三天,通过演剧、歌咏等文艺方式,把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带到群众身边,激发民众爱国热情。
在雅安的中共地下党员,利用国民党一切可以利用的口号和宣传习惯,围绕当时抗日的“三坚持、三反对”(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进行了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宣传,以达到“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尽可能把群众团结在支持抗日的一边”的目的。当时西宁公司、大康公司的党小组深入群众中宣传“皖南事变”及周恩来对烈士们题的挽词等,做了很多民族统一战线的宣传工作。雅安中学党小组开展读书、读报活动,并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贯穿到学校宣传工作中去。
2.成功策动刘文辉起义
中国共产党对刘文辉的统战工作早在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大革命时期就已开始。1926年,中共成都特支书记刘愿庵担任了刘文辉的秘密政治顾问,中共党员李静轩受任刘文辉的秘书长。
西康地区长期以来即为刘文辉所统治。刘出于扩大自己的势力,曾于1929年与唐生智联名,公开反蒋,企图逼蒋介石下台,未获成功;1930年蒋介石与阎锡山、冯玉祥中原大战时,刘文辉曾纠集川军将领公然反对过蒋介石。由于蒋、刘之间的深刻矛盾,蒋介石曾多次采取政治、组织、军事等手段,对刘文辉进行排挤打击,寻机削弱甚至企图消灭刘的势力。而刘文辉也采取多种手段进行抵制。双方明争暗斗,从未间断。中共利用此对刘文辉作统战工作。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悍然发动卢沟桥事变,全民族抗战由此爆发。中国共产党坚持全面抗战路线,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团结一切力量共同抗日。全面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南方局加强了做刘文辉等川康地方实力派的上层统战工作。
1938年4月,周恩来派吴玉章作为中共中央代表在汉口与刘文辉接触洽谈,并通过刘文辉派到汉口的联系人邹趣涛向刘赠送《新华日报》合定本和社论集,让刘全面了解共产党的方针、政策。同年10月,董必武、林伯渠等在成都与刘文辉见面,向刘介绍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救国方针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刘表示拥护中共抗日方针。1939年5月,董必武、林伯渠、王若飞等在重庆曾家岩潘文华的住所再次同刘文辉晤谈,向刘分析国内外形势,阐述抗战必胜、妥协必败的道理。1941年3月,周恩来派华岗以中央代表的身份到雅安同刘文辉联系,继续做刘的工作。1942年2月,周恩来在重庆同刘文辉进行了赤诚相见的谈话,周恩来表示在反对蒋介石独裁统治的斗争中,共产党愿意同国民党民主派合作,希望刘文辉同共产党保持密切联系、具体配合,刘表示同意。通过此次谈话,刘文辉同中共的关系由一般联系开始进入实际配合阶段。
1942年4月,中共中央南方局草拟八路军与刘文辉二十四军抗日合作协定,含两军合作、抗战到底、设立电台、互通情报、联合抗蒋、相互支援等共十二条,由邹趣涛专程赴雅安转告刘文辉,刘表示愿意遵守行事。1942年7月,王少春受周恩来直接委派来到雅安,在雅安建立秘密电台,每日抄收新华社广播、重要文告等送给刘文辉,连续七年多帮助刘文辉在同蒋介石的斗争中明了形势。1945年2月,党组织派张友渔到成都帮助刘文辉进行政治理论学习长达一个月。
抗战胜利后,党在西康雅安继续做刘文辉的工作,主要通过设在雅安的秘密电台,由周恩来直接委派在雅安的王少春(原名宫乔岩,中共地下党员,在西康雅安做党的地下隐蔽战线工作近八年)与刘文辉保持长期联系。每当关键时刻,刘文辉通过王少春负责的秘密电台与延安方面取得联系,中央在关键问题上及时帮助刘文辉认清形势与方向。1946年,刘文辉赴重庆,周恩来正准备率代表团撤离,在百忙中与刘文辉在吴晋航家见面,针对刘文辉的思想状况进行了谈话。周恩来表示:蒋介石背信弃义,全面向解放区进攻,人民是反对的。我们被迫自卫,正义在我们一边。周恩来特别提醒刘文辉,要赢得人民的支持,将来才有前途。
刘文辉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多年来的统一战线教育,确立了“保住现在,创造未来”的方针。民盟、民革等民主党派也为推动刘文辉爱国反蒋、脱离国民党反动集团方面做了许多促进工作。后刘文辉于1949年12月9日联合西南实力派邓锡侯、潘文华等人发表起义通电,宣布西康起义,脱离国民党政权,接受中央人民政府领导。刘文辉后来和他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外围地下学生进步组织(成都民主青年协会)的儿子刘元彦谈心时感叹,还是共产党政治强,办法多。
在《走向人民阵营的历史道路》一书中,刘文辉说:“我走到人民阵营经历的道路,是由反蒋而亲共,由亲共而起义。”“反蒋失败,转而亲共;亲共之后,继续反蒋。”“首先是共产党和毛主席的统一战线政策为一切反对蒋介石政权而愿意向人民靠拢的人们敞开了大门;其次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内政治形势越来越有利于革命人民而不利于蒋介石反动集团。正是凭借了这两个有利条件……最后终于脱离了国民党反动集团,参加了人民阵营。”“西康的和平解放,应当归功于共产党,归功于人民解放军”。
(四)西康和平解放后的雅安统战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继续走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道路。西康区党委统战部门、雅安工商业联合会等相继成立,民革、民盟的相关组织也在雅安开展活动,为调动社会各阶层的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发挥了很大作用。这一时期雅安开展了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三反、五反”和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等运动,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并进行了经济恢复工作,各方面都实现了历史性转变。
1.开展思想改造
1950年,西康省人民政权建立后,雅安对各界党外朋友,执行“包下来,包到底,安排使用,教育改造”政策,通过统一战线组织动员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广大知识分子、工商业者、少数民族、宗教界上层爱国人士积极投入民主改革,参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恢复发展经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
1951年至1952年,按照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要求,组织各界人士学习时事政策,拥护党的领导,走社会主义道路。从旧社会过来的知识分子占当时知识分子的大多数,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受过三座大山的压迫,有程度不同的革命性,但由于刚从旧社会进入新社会不久,资本主义、封建主义思想在知识分子中还有很大影响,许多人对党的政策、对新的社会事物不了解、不熟悉,大多有重新学习的愿望。当时着重学习《共同纲领》、《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等。1952年7月至8月,雅安县、市利用暑假,集中中、小学教师进行了为期50多天的思想改造学习,主要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在学校中进行思想改造和清理工作的指示》。
1953年,在私营工商业中开展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学习。党中央为统一战线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方针。雅安的统战工作以新方针为服务中心,对各界人士进行了宣传、教育,组织他们进行了学习,使他们在破资本主义、立社会主义的思想改造上面有了新的认识和提高。
2.助推经济发展
解放初,雅安县的同业公会(商会的基层组织)已发展到40个,工商户近3000户,私营工商业者约5500余人。1950年至1952年我国国民经济恢复时期,雅安的工商联协助党和政府组织私营工商业者恢复和发展生产,稳定市场,平抑物价;动员私营工商业者参加“五反”运动(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资财、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教育私营工商业者接受国营经济领导,接受国家加工订货、统购包销、代购代销;在私营工商业者、小手工业者和商贩中开展爱国守法教育;协助物资交流和内外贸易,活跃市场购销,繁荣地方经济;参与协调劳资关系,贯彻劳资两利政策等。这些举措收到较好成效,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上世纪50年代初期,在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指引下,西康雅安工商联在私营工商业者中开展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教育工商业者接受社会主义改造,推动私营企业先后进入公私合营企业。到50年代中期,顺利实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和手工业合作化,完成了生产资料资本主义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这一变革中,虽然对手工业和个体商业的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经济形式过于简单,对一部分原工商业者的使用和处理也不很适当,但是,大多数工商业者敲锣打鼓迎接合营高潮的到来,和全国同步实现了这一伟大深刻的社会变革,党的和平改造和赎买政策得到较好落实,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完成。
3.支援抗美援朝
1950年6月,美国打着联合国旗号武装干涉朝鲜发动侵朝战争。美军不顾中国政府的多次警告,越过三八线,直逼中朝边境,严重威胁新中国的国家安全。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在中共西康区党委和西康省抗美援朝分会号召下,雅安各界党外人士、工商界人士积极参加抗美援朝运动,开展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和平签名活动,普遍订立《爱国公约》,组织参加示威游行,表达反对美帝主义侵略,热爱和平、保卫和平的强烈愿望。1950年5月1日举行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示威大游行,在51000余人的游行队伍中,党外各界人士达近万人,工商界达四千余人。西康省人民医院抽调医务人员,组成“抗美援朝医疗队”赴朝担任战地医疗。雅安市各界工商户响应抗美援朝总会关于捐献飞机、大炮的号召,积极投入抗美援朝、反帝爱国运动,捐献了人民币877,076,100元(旧币),募捐精制专茶一千多包和书报费700多万元(旧币)给西康省抗美拨朝分会慰问出国志愿军,认购公债一万三千多份,捐献寒衣770套。
4.拥护土地改革
1950年12月,雅安市开展减租退押运动。雅安工商联随即代表全市工商业者在《西康日报》发表声明,表示坚决拥护减租退押。1951年初,按行业组织工商户学习《土地改革法》和减租退押有关文件,反复进行政策教育。许多党外人士、工商业者及工商联干部要求参加土改工作。中共西康区党委统战部批准了一批党外人士参加土改工作,并在工商界各行业中抽调了熟练珠算和帐目的二十多人,随土改工作队到农村协助土改。据统计,赔退农民的财物有黄金338两,白银1294两,银元1841枚,大米580石零5斗6升,人民币262,894,000元(旧币),土布280件,茶叶1600包,白糖6000斤和其他财物3000多件。经过土改,农村出现新气象,农业得到发展,农民的购买力得到提高,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增进了工商业与农民的感情。
四、党的统一战线在雅安成功实践的启示
2022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爱国统一战线发展的正确方向,准确把握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的历史方位。要促进海内外中华儿女团结奋斗,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磅礴伟力。为此,我们回顾总结党的统一战线在西康雅安的成功实践,有三点启示可供新时期统战工作的开展资政参考。
(一)坚持党的领导画好“同心圆”
习近平总书指出,“做好新形势下的统战工作,必须掌握规律、坚持原则、讲究万法,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统一战线发挥作用的根本保证。在西康雅安不同时期的统战工作实践证明,只有坚持党的统一领导,才能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不断成功。如雅安和平解放时期组织社会各界民主人士、政界要员配合起义,和平解放后号召各界积极投入土地改革、协助开展减租退押,抗美援朝时期号召各届党外人士、工商界人士积极参加反帝爱国运动等,都是坚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围绕党在不同时期的中心大局工作,不断画好“同心圆”。
(二)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毛主席曾讲“把支持我们的人搞的多多的,把反对我们的人搞的少少的”。统战就是交友,交友贵在交心。西康时期,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做好川康地方实力派的上层统战工作,特别是在争取刘文辉的过程中,先后有周恩来、董必武、林伯渠、王若飞等中共高层领导亲自做刘文辉的工作。抗战胜利后不久,国共内战爆发,根据解放战争形势的发展,中央决定暂时放弃延安。蒋介石宣称“要在3个月内消灭共产党”。此时刘文辉曾对解放军的前景产生疑问,态度出现摇摆,并一度中断中央安排在雅安的中共地下党员王少春他们的生活费用和秘密电台所需干电池等物资。周恩来得知情况后,对刘文辉进行了严肃批评帮助。王少春也正告刘文辉:你要当政治家,不要当政治商,希望你把眼光放远一点。正是在中共领导人周恩来及主持下的南方局的其他同志长期艰苦细致的启发帮助下,刘文辉逐渐转变。后随着解放军进军大西南,刘文辉带领国民党二十四军起义,回到人民阵营。
(三)慎重稳妥推进民族宗教工作
西康雅安是民族走廊,境内有藏、彝、回等多个民族。雅安在历史上又是一个多种宗教信仰的地区,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一直并存。西康解放时期,雅安按照中央要求采取了慎重稳妥的方式积极推进民族宗教工作。在宗教界开展了反帝爱国运动,清除了帝国主义和外来势力的影响,1950年3月,7000多宗教界信教群众举行盛大游行,拥护贯彻“爱国革新”运动。同年9月,雅安回族同胞在“浸礼会”举行盛大集会,欢迎中央慰问团,并向中央人民政府、毛泽东和中央慰问团敬献三面锦旗。当时,雅安清真寺还收到慰问团带来的毛主席亲笔题词制成的民族团结锦旗一幅。根据中央“谨慎稳进”的民族工作方针,雅安认真落实“坚持民族平等,反对民族压迫,坚持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的民族政策。雅安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开始大力培养民族干部,让少数民族同胞在入党、入团、升学、就业、提干等方面给予适当照顾。1951年10月,雅安市回民代表吴文佑在《西康日报》刊文,感谢党和政府对回民的关怀。同年国庆节期间,雅安回族同胞发起号召,各族各界人士约6000余人在雅安人民广场隆重集会,一致表示加紧生产为建设新雅安而奋斗。雅安各地呈现出各民族大团结的氛围。
回顾过去的西康时期,党的统战工作在雅安取得了巨大成就,积累了宝贵经验。展望未来,在新时代奋进征程的新形势下,雅安的统战工作将面临新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我们要按照最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充分发挥统一战线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独特优势,运用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重要作用,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为新时期雅安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史》(华文出版社)
[2]《统一战线系列丛书》(华文出版社)
[3]《画出最大同心圆:习近平中央统战工作会议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讲座》(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4]《国民党第二十四军起义及改造亲历记》(成都文史资料)
[5]《走向人民阵营的历史道路》(三联书店)
[6]《中国共产党雅安历史大事记》(巴蜀书社)
[7]《中国共产党雅安市雨城区历史(1921-1978)》(中共党史出版社)
[8]《四川内战祥记》(中华书局)
[9]《西康建省记》(哈佛大学图书馆藏)
[10]《雅安市政协文史资料集》(雅安市政协)
[11]《西康档案资料汇编》(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12]雅安统战档案资料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