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红色故事 >> 正文

志愿军老兵张英华(纪实文学)

 【发布日期:2021-12-28】 【字号: 】 【关闭此页【点击数:

说来也巧,昨天有幸认识了志愿军老兵张英华,和他摆谈,才知道这个大我20多岁的老军人真正算得上一个牛人,他屡遭厄难,几次和死亡擦肩而过。

朋友邀请我去他家吃血汤,家住雨城区合江张山村,翻山越岭,道路崎岖,沿途雾霭濛濛,几个钟头后终于到了山顶。此时阳光灿烂,山顶上高楼林立,几个宽阔的院坝连在一起,在阳光照射下,敞亮光堂。他们正在杀猪,几百斤重的猪毛被刮得光生生的特别吸引眼球,因为大山上农民自己喂的猪都是生态猪。

一老者热情的招呼我坐,他穿着整洁,身板硬朗,腰不弯、背不驼,脸上没有老人癍,还有一种军人气度。我随口恭维道:你老人家还有军人气质,他随口说,我就是军人出身。你真是转业军人?哪个部队的?他说,志愿军,我吃了一惊,志愿军是我非常佩服的,上小学时开始就学习的文章就是黄继光,他是我心中的战神,后来那篇“谁是最可爱的人”成为我的座右铭,学习那篇文章的风格影响了我一辈子。眼前这位志愿军肯定是90岁的老人,可看起来他不像,老人身材笔挺,军人风度犹存,激起我想和他交谈的欲望,他说,他叫张英华,1950年1月跨过鸭绿江,有所在的部队是60军179师537团3营9连3排机枪班。他是班上的机枪主射手,还给他配备了一位副射手。听他耳聪目明,思维敏捷,头脑清醒,用词准确,还不时用成语,和他交流完全没有障碍,还轻松愉快,我掏出笔记,把精华记下来,他还用眼睛盯我写文字,不时纠正我的错别字。

我最关心的是他参加过那些战役、打过什么丈。他说了很多我们都熟悉的战役,他只是是战斗非常艰难、艰苦,打得非常残酷,他用得最多的词语就是战斗打得非常惨烈,还有就是他遇到若干次危险,都和死神擦肩而过,而他的战友都付出非常惨重的代价甚至生命。最后他完好无损的回国,他用身体掩护过战友,战友用生命掩护了他,他的生命是战友用生命还来的,他感谢战友,感谢祖国他说,我们共和国的军队就是这样的军队。

他说,就是坐汽车行军,也差点牺牲,第一次他们几十辆汽车夜晚行车,被炸弹炸中,有一辆汽车被炸毁,车上的人全部牺牲,他们的汽车被炸毁大半截,战友们被炸得鲜血淋漓,几个抱着他的战友都牺牲了,他毫发无损。

每天都在雪地行军,他说朝鲜的雪凌太厉害了,冷得刺骨,实在太凶险了,衣服穿得单薄,有时候他们团正在行军,接到上级命令,就地阻击敌人,他们就在雪地戳冰挖雪,在雪地里搭帐篷住宿,他说,挖帐篷也靠运气,如果选的地方没有凌冰,全部是酥松的干雪,那里就暖和得多,他们连有一个战士来自东北,有经验,他们班就是他找的地方挖的帐篷。可他的战友们运气不佳,选择的地方不合适,踏冰卧雪,第二天起来把手指、脚指、耳朵冻掉。他也是毫发无损。

送上去的馒头和洋芋硬得啃不动,以后稍微好点,就是吃黄豆炒面,战斗打响了,特别饿时吃一把炒面,吃一把雪,不吃不行,排长、连长硬行命令。到空闲时,把水壶烧开,冲泡黄豆面,他说,那东西我还吃得住,吃了精神好,不似其他战士,吃了犯病。为此倒下很多战士,我因为吃得香甜,所以身体就硬朗,还精神百倍。连长还表扬我,要我到其他排介绍经验。

敌人的炮弹多、飞机多,只要发现我们有部队在阵地是防守,他们的炮弹会把阵地炸得底朝天,把山包夷为平地,他的战友都牺牲了,他被后来上来的战友从泥土里翻出来了,一点伤痕都没有。

我问他参加过的最惨烈的战役名字你能记得清楚吗?

他说,让我刻骨铭心的一次战役是“余影山战役”,因为是我们团单独完成的战役,是我们团的战役,团长给我们作的战斗部署,团长的指挥艺术真正让人佩服,他把大部队安排在阵地外面,作为预备队,隐蔽在安全的后方,而主阵地上只放两个连,因为主阵地有天然的屏障,有大石头、有大树,只能容得下两个连。战争开始,果然印证了团长的决策非常正确,敌人的飞机大炮把弹丸之地的主阵地炸翻了几遍,如果我们团的一千多战士都守在阵地上,基本上都要光荣,而我们隐蔽在石头和大树后面的战友基本安然无恙。可惜团长的名字忘了。亲自带领我们完成任务的是政委,名字叫彭普,我们连的任务是挡住敌人的主力,为60军赢得部署时间.我们连长名字叫李步奇,我是机枪主射手,本来一个连配备有六挺机枪,可前几次战斗牺牲了两名主射手,受伤三人,原来的老机枪手只有我一人,其余5人都是第一次担任机枪主射手,当然经验不足,他们对何时连发、点射等掌握欠火候,浪费子弹,战争到中途就没有子弹,这对战役至关重要,李连长说这次我是重中之重,把我放到第一阻击位置,他安排几个战士保护我,他说,机枪是这次战斗的脊梁,千万要发挥好我这挺机枪的作用。战斗开始,敌人的重武器多,战场瞬间就成火海,我的机枪就是寻找对方的主攻阵地、寻找敌人最密集的地方扫射,压制敌人的火力,我们阵地的几挺机枪也发挥得不错,他们虽然是第一次担任主射手,我挺佩服他们的,我们当时使用的的是苏联援助我们的机枪,大转盘,称为转盘机枪,一盘只有几十发子弹,我们占到有利地形,几个小时过去了,战斗进行得很不错,敌人被我们阻击得寸步难行,敌人恼羞成怒,飞机在我们阵地上狂轰滥炸,而我们阵地仍然坚如磐石,我的位置十分巧妙,前面有有一巨大是岩石,右边有一根三人合抱的大树,下有一小斜空,我架好机枪,政委都说我选择的位置好,并对我副手说,注意他的安全。他真是全心全意的保护我,空下来时,他还搬了几个大石头堆砌在我旁边,而他的位置就十分危险,因为他要不断的为我装转盘,身体会暴露在敌人的子弹射击范围。我给说要注意安全,他却满不在意,反而乐呵呵的说,只要你安全我就完成任务。有一次敌人的炮弹把泥土翻起来把我和巨石头掩盖了,我看不见前面的敌人,我们阵地上的六挺机枪同时和我一样的遭遇,阵地上顿时鸦雀无声,敌人哇哇地想朝我阵地冲过来,情况万分危急,就在这时,聪明的副射手刘兴德迅速用手刨开我机枪的位置,他抓住我的机枪拼命摇,我虽然看不见敌人,但我的空间还有,机枪摇动,我知道是战友在提醒我,我就抠动扳机,机枪就怒吼起来,子弹像飞蝗似的朝敌人身上扑过去,敌人立即龟缩起来,为我的战友们争取了时间,他们扒开泥土,六挺机枪都朝敌人吐出愤怒的火舌,我们赢了,我们胜利了!就在我们团已经取得全胜时,我发现刘兴德趴在地上,他已经牺牲了,敌人的子弹射中了他,一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牺牲在异国他乡。说到这里张英华老人眼睛里蓄满泪水,他说,我这一生一世都要记住他,他的名字叫刘兴德,是我们四川省洪雅县汉王乡人,憨厚老实,自我担任机枪射手,他就是我的副射手,我们二人亲如兄弟,他还没结婚,才刚刚是一个生龙活虎的小伙子,瞬间就阴阳两隔,悲痛的情绪在我心中持续了一个月。

1953年,我们凯旋回国,我们60军179师537团3营的驻地被分配到安徽蚌埠市,部队是瞧得起我,调我到2营担任文化教员,每个月的补贴从原来的12元提到35元。我诧异地盯住他,我认为他没有文化,因为这里山高林密,属于荒山野岭,这里的人哪里还有学习的机会?原来他是有文化的人,他家虽然住在大山上,当时家中还是比较殷实的,供他读完小学,又考上丹棱中学,当时的张山属于丹棱县解放以后才划归雅安县合江乡,现在又划给雨城区草坝镇,(雅安县的一部分是从丹棱划过来的,我是第一次听说)。

在蚌埠市担任文化教员期间,他讲了一个插曲,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人品道德高尚的人。

我们驻军地方,有一户姓姚的人家,抗日战争时他被日本人任命为保长。一天日本人追几个人到他家附件,眼看就有生命危险,他把他们藏在自己家地窖下面,因为他的身份是保长,日本人没有怎么难为他,这几位同志脱离危险,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也在追这几位同志,他同样掩护了他们。解放以后,这位姓姚的同志得到北京来的通知,要他上北京安排工作。他的家也得到当地政府照顾,专门为他家装修好房屋,家中只有老婆和一个20多岁的女儿,他家女儿名字叫姚婷婷,长得很健美,漂亮,也是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如果女儿嫁人,一个老太婆就孤苦伶仃的无依无靠,政府决定就在当地驻军中物色一个军人到她家上门,让这个家庭兴旺发达起来。到这家入赘,这是大家梦寐以求的好事情。经过组织研究,只有张英华符合条件,他相貌英俊,身体健康,而且现在工资较高,这个姚婷婷也很中意他,组织上找到张英华,答应为他办理一切手续。他毫不犹豫地一口拒绝,他说他现在只想的是转业回家照顾家庭。

1957年他转业回到家乡。转业后雅安县民政局给他安排工作到雅安县沙坪公社担任中心校教师。他回家给老婆说,老婆坚决不同意,她说你走了那么多年,把两个孩子丢给我一个人带,现在父母年龄又大,要两个人共同承担责任!就这样他留在家里干起了日出而作,日没而息的修理地球的工作。我说你不后悔吗?他笑着说,后悔什么,比起我那些牺牲的战友们,我这一生都是赚来的。我有五个子女,她们都有出息,你看我家现在修的房子,钢筋水泥,三层高,宽敞明亮,住不完。我大女儿张雪芹,有个女儿名字叫王敏,海军军事学院毕业,毕业后分配到海军工作,现在已经是营级干部。

二女儿张素芹,考入四川农业大学,毕业后分配到雅安县和龙乡政府工作,后调沙坪中心学教导主任。有个儿子考入天津医科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四川华西医院,现在在四川华西医院读研究生。

现在政府每个月给我发2200多元的补助费,他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幸福,他说,我给你看一样东西,他麻利的起身到楼上提下一红色书包,小心翼翼的拿出来一给异常精美的盒子,他说那是习总书记兼中央军委主席发给我的,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纪念章。他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他庄重的别在胸前,我为他照了一张标准像。

我问他孙儿媳妇桃桃,一个长得秀气健康的中年妇女,老人今年高寿,她说,今年给他过生日应该是95岁,但是老人不承认他已经过了90,他最反对人家说他年龄大。真有意思,他还有不服老的精神。

晚饭时他和我坐一桌,他的饮食比我还好,首先添一碗饭,牙口还好,吃肉、吃菜速度相当快,见他能吃那么多肥肉、瘦肉我为他高兴,他身体之所以好就是因为他能吃。我衷心的祝愿这位志愿军老人生命之树常青!



作者:王凌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