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照耀在夹金山山麓,雪水慢慢融化,涓涓细流汇集成宝兴河,滋润着宝兴河流域内的宝兴县境内的生灵。水,是万物的灵长。世界因为有了水,才变得生动、丰富、多姿多彩。古老的文明都发源于江河的附近,宝兴河水,造就了这里的物产丰富,也为人类提供了更多赖以生存的物质来源。
翻涌的宝兴河水,蕴含着文化的灵魂。宝兴河的灵魂,与宝兴河沿岸居住的人们密不可分。.宝兴河之魂,便是宝兴河沿岸人民繁衍发展的历史,便是从古到今与水有关的文化故事。
藏乡,安阳王与青衣羌人的传说
10月15日,阳光照耀在宝兴河下流,宝兴界处的灵关峡河谷内。
灵关峡峡谷内,宝兴河河水穿流其中,急湍奔腾,气势磅礴,两岸危石悬空,峭岸陡壁遮天,云雾缭绕其间,晴空日照,金波粼粼,奇峰危石,尽染霞晖,蔚为壮观。3000多年前,太阳同样从这里升起,抚摸着这片蛮荒之地。
“灵关”,是一道关隘。灵关之南,宝兴河下游的流域内,生活着杜宇王朝的子民们。
宝兴嘉绒藏族民俗文化(图片来自网络)
杜宇,据传是第四代在古蜀(今四川省成都一带)建国的君主,善于耕作。据《华阳国志》记载,杜宇在成都平原建国后,认为自己的成就会比之前的蚕丛、柏灌及鱼凫三个君主高。因此,他积极地开疆扩土,使得国土领域往四方都有扩展,向西就将领土扩展到今芦山、天全一带。那时,灵关就是古蜀国的后户。《华阳国志》中有证:(杜宇王朝时的古蜀国)“以熊耳、灵关为后户”。灵关,有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灵关,作为一道古老的关隘,凭借着天险,抵御着外来部族的入侵,为此灵关人民过着安定的生活。曾想到,几百年后,灵关却成为一个安阳王带领部族逃生的地方。安阳,又称蜀王子,生年不详,羌族。出生在雅安青衣江畔。开明王大军压境之前,安阳王的部族就生活在宝兴河上游地段,因为族人都喜欢穿青衣,所以他们被历史学家称为“青衣羌人”,他们所居住的河流也叫作“青衣江”,他们国号为“青衣羌国”。
青衣羌人的部族首领开明王与安阳王在今天的芦山一带展开战斗。最终,青衣羌国战败,安阳王只好带着部族往灵关方向逃亡。身后是开明王的追兵,前面是万仞悬崖和湍急的河流。当安阳王到达灵关峡时,面对着峰峦竦峻、林木深阻的峡谷,安阳王喘了口气,调转马头,望了一眼曾是自己统领的王国属地。战斗结束后,为防止青衣羌国卷土重来,开明王于古蜀后户灵关建立要塞,即灵关之侧,被宝兴河环绕的半岛“开明王城”。站立“开明王城其上,可以遥望北边的灵关峡。
千年的岁月辗转,青衣羌国早已消失在浩瀚的历史长河里,关于安阳王与青衣羌人归宿,在史料上没有太多记载。
有专家认为,安阳王带领大部队翻越夹金山,穿过云南,来到古扶南国(今越南)境内定居。一些不愿远行的青衣羌人,则留在了现在的宝兴县灵关镇、穆坪镇、硗碛藏族乡等地。
在曹宏编著的《雅安市建制沿革史》中,有着这样的记载,东晋咸康年间(335―342),李寿引獠人入蜀,占据汉嘉郡,青衣羌人“退居二郎山,夹金山区”。这是关于青衣羌人最近也是最后的记载。这样的记载也正好印证了青衣羌人在宝兴境内定居的事实。 如今,很多专家学者认为,在宝兴境内,从服饰与语言上,还能找到许多青衣羌人的影子。
灵关,司马相如与女儿国的过往
10月17日晚上10时左右,宝兴河畔,灵关镇某民居内,电视机里正播放着《寻找女儿国》纪录片。“原来宝兴县曾属于女儿国的管范围。”宝兴县灵关镇的杨绍宗感叹说。
在宝兴河流域内,女儿国的出现当属于隋唐时代。在此之前,宝兴县境内的曾为西南夷。据《宝兴县志》记载,公元前475年,灵关镇就隶属于青衣羌国。汉武帝元光六年(前129年),司马相如平定西南夷后,灵关镇隶属于青衣县,宝兴的少数民族首领则作为夷长出现。辖地为今灵关以北,西、北、东三面则似超出今宝兴县辖境。西晋时灵关属汉嘉县,以北为部族首领辖地。10月19日,在灵关镇中心小学任教的余莹抱着女儿行走在街上,很多认识她的人,都称赞她和她女儿长得漂亮。
在余莹外县同学的眼中,灵关的女孩们豪爽不输男子,美丽刚强,“和大都市的女生比起来,宝兴女子有少数民族特有的爽直淳朴,更显美丽干练,可谓才貌双全。”每当听到同学们的称赞时,余莹总会说:“因为我们是女儿国的后代嘛。”
《西游记》里,有关于唐僧到“女儿国”的故事。而在历史上,确有“女儿国”的存在。而这个女儿国,就是同样由古羌人建立的“东女国”。唐朝时的宝兴县灵关镇,正是“东女国”的东南边境。
《旧唐书》上载,“东女国,俗以女为王。东与茂州、党项接,东南与雅州接。”据中国史学泰斗任乃强考证,东女国的东南边界,就在雅州北部的宝兴一线。
想当年,这个古国和唐朝、吐蕃一起,在灵关峡以北上演了一处“三国演义”。在北起党项,东达茂汶,东南至宝兴的广大地区,曾遍布东女国人用石头垒起来的“重屋”。在“重屋”里,精明的女商人生意红火。因为是女性,她们对营销中转丝帛之类的“时尚商品”可谓得心应手。沿着灵关古道南下,她们会到雅州和成都“进货”。而后,再满载着光鲜蜀锦沿茶马古道进藏,将丝帛卖给吐蕃,又带着吐蕃特产返回雅、茂等地出售。
千年之后,东女国早已消失,但他们的石头建筑“重屋”却在宝兴存留了下来,成为当地百姓居住的碉楼。
宝兴河流域,成为汉文明和少数民族文化的交界地带。据《宝兴县志》记载,唐、宋时,汉、蕃以灵关分界。明朝正统年间(1436年―1449年),这座古老关隘曾改名为“临关”,意即“和吐蕃相邻之地”。
女儿国的过往已成为传奇,也为了当地人一段美好回忆。
土司,穆坪王朝的鼎盛过往
6月2日,宝兴县地方志办公室的李崇刚从县城到宝兴河的两河口处上班。每次经过烈士陵园,他总会看一眼那片石头垒砌的古城墙,因为那是土司衙门的遗迹。
时间回溯到清朝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穆坪土司领地的千余名兵勇在土司衙门前集结,土司坚参雍中七立正向勇士们作战前动员。 当时,穆坪土司归明正土司管辖。 康熙三十八年七月(1699年)驻打箭炉(今康定)营官昌侧集烈霸占打箭炉,盘剥商旅,苛虐土司,进而打死明正土司蛇蜡喳吧。随后,昌侧集烈率兵沿大渡河东岸岩州等地进攻,直抵天全。康熙三十九年十月(1700年),四川提督唐希顺提兵平叛,穆坪土司随军效力。
作为明正土司属部,坚参雍中七立率兵首先进入西炉(清代四川西部的打箭炉厅所辖的行政区域,历来为藏族聚居区),因为他在各地土司中的威望很高,沿路他还招抚了50多个土司归顺朝廷。 坚参雍中七立率领部队,与朝廷派出的作战部队一起,击败了造反的昌侧集烈,将其正法。平定叛乱后,朝廷找寻明正土司的继承人,因为蛇蜡喳吧没有儿子,于是明正土司的大印就由蛇蜡喳吧的妻子工喀掌管。工喀多方考虑,为找寻靠山,将独女桑结许配给了当时威望很高的穆坪土司坚参雍中七立。 坚参雍中七立的这次出征,不仅获得了朝廷的嘉奖,还赢得美人归,也让穆坪土司的实力越来越强大。
穆坪土司迎来无上荣耀的同时,他的管辖范围空间巨大。穆坪土司和明正土司同为一家人,他管辖着今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县境内和雅江县、道孚县,凉山州冕宁县境内大部分地区,还管辖着包括天全六番招讨司、穆坪土司在内的多个土司。
乾隆十一年(1746),大金川发生叛乱,朝廷派出阿桂平定战乱。在历史上著名的乾隆金川之役中,穆坪土司随征调派,主要负责搬运粮草,并游说叛部归顺朝廷,史书记载为“很有功绩”。穆坪土司除成为阿桂平叛的坚强后盾外,属下兵将也立下不少战功。 清朝雍正十三年,年仅29岁的女土司王夭夭统兵五百远征贵州等地,战绩昭然,受朝廷嘉奖。
清朝乾隆三十九年,王夭夭的大儿子穆坪土司坚参囊康协助朝廷平定金川叛乱,居功甚伟,当时,算得上是穆坪土司战功的巅峰。
历史在发展,穆坪镇跟随着时代步伐,也在变换着自己的角色。上世纪初,土司王国的传奇即将完结。辛亥革命后,穆坪土司尚在,但他的大靠山清朝却已不存。随着民国时局的动荡,已经丧失了统治力的土司政权也走到了终点。1917年,搬迁到县城边缘的土司衙门被人们付之一炬,成为今天宝兴烈士陵园内的废墟。
1928年,穆坪土司承袭无人,建昌道道尹黄煦昌来穆坪废除土司制度,筹备建县。1929年,随着宝兴县的建立,穆坪土司退出了历史舞台。统治宝兴地区600多年的穆坪土司王国,彻底终结。
如今,穆坪土司遗迹已成为众多专家学者研究的一个文化课题,而穆坪土司文化也渐渐列入宝兴县的文化发展大计中。
熊猫文化,古城的新明天
宝兴河水,从夹金雪山下奔流而下,从源头直到与与芦山河相汇,成为青衣江沿岸的母亲河,她的文化历程也正如宝兴河沿岸人民所经历的历史一样,有着跌宕起伏之势。
宝兴河,是连接世界遗产的翡翠之河。在她的流域内蒙古自,也产生着令世界称奇的珍宝――大熊猫。
青衣江源头处的宝兴县,是世界第一只大熊猫的科学发现地,早已为世人为知。1869年,法国传教士、生物学家阿尔芒・戴维来到位于宝兴县的邓池沟天主教堂,猎获了一只活体动物,制作了模式标本,并写下多篇“黑白熊”研究资料,并在法国展出,引起世界的关注。戴维的黑白熊标本在巴黎展出后,立即引起了轰动。阿尔芒・戴维成为载入史册的生物学家。戴维制作的大熊猫标本至今还保存在法国自然历史博物馆。“PANDA”(“大熊猫”)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世界上,它的命名者是戴维。从此宝兴便成了大熊猫这一珍稀物种的发现地和命名地。如今,在戴维当年工作地方,始建于1839年邓池沟教堂,中西结合砖木结构,至今保持完好,里面还记录着当年戴维发现大熊猫的历史。熊猫能够在青衣江源头的宝兴县发现,究其原因,与宝兴河流域内的生态有着莫大关系。宝兴河流域内,群山连绵,雨水不断,让这里的动植物不断成长。在这片生态大地上,不仅有着大熊猫等“国宝”物种,还有珙桐、桢楠等国宝级植物。
宝兴河流域的宝兴县县名,也正是取自这样的意思。据《宝兴县志》记载,1929年,穆坪土司辖地设县,因自然资源丰富,取《礼记・中庸》博学篇“今夫山,一卷石之多,及其广大,草木生之,禽兽居之,宝藏兴焉”之义定名宝兴县。熊猫,是宝兴的宝物。熊猫文化,也是宝兴县主推的文化。2010年开始,宝兴县城就号起建设“熊猫老家”的号角。如今,在经历“4・20”芦山强烈地震后,宝兴县重整旗鼓,以“熊猫文化”为载体,建设中国大熊猫国家公园。
他们将以大熊猫文化为灵魂,以熊猫古城为核心,以科学规划为前提,以住房重建、设施重建、产业重建、城镇重建、生态重建为重点,着力打造集大熊猫保护、旅游观光、休闲养生、科研教育、文化体验等于一体的国家公园,使宝兴成为生态、文化更具品位、特色更加鲜明的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休闲度假胜地和大熊猫文化交流重要平台。
作者:黄梁
供稿单位:雅安市地方志编纂中心
雅安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