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郎山,海拔3437米,距成都172公里,是青衣江、大渡河的分水岭,为自然地理的分界线。20世纪五十年代,二郎山因一曲雄浑激越的《歌唱二郎山》流传久远,引起人们无尽的向往和遐思。兹将《歌唱二郎山》词、曲作者及首唱轶闻探微如下。
曾经唱响全中国的歌曲《歌唱二郎山》,创作于1951年,系洛水(祝一明)作词,时乐濛作曲,西南军区战斗文工团男高音歌唱家孙蘸白首唱。这是一首歌唱修筑入藏公路解放军官兵的战歌。“二郎山高万丈”,唱出了人们对二郎山的敬畏,也唱出了跨过天堑通往山外世界的渴望。
1951年夏天,西南军区战斗文工团在副政委魏风的率领下,到二郎山一带慰问筑路部队。指战员们的豪情壮志和英雄事迹深深地感动了文工团的团员们,男高音歌唱演员孙蘸白忽然想起由时乐濛作曲的大合唱《千里跃进大别山》中《盼望红军快回家》的一段歌词,情不自禁地哼唱起来:“大呀么大别山,满山是茶花。青山绿水好风光,遍地是庄稼……”
孙蘸白边唱边想,如果把这首曲子填上修筑川藏公路的内容,一定会受到筑路指战员的欢迎。于是,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魏风。魏风一听,觉得这是个好主意,就把填词的任务交给了洛水。洛水也被筑路官兵们的精神感动了,欣然接受了任务,投入到创作之中。很快,一首饱含着热情与激情,颂扬筑路部队英雄气概和顽强意志的歌曲在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上诞生了。
洛水巧妙地将叙事与说唱风格统一在一起,塑造了鲜活的筑路人形象。
二呀二郎山,高呀么高万丈。古树荒草遍山野,巨石满山岗;羊肠小道难行走,康藏交通被它挡那个被它挡。二呀二郎山,哪怕你高万丈。解放军,铁打的汉,下决心坚如钢,要把那公路修到西藏。不怕那风来吹,不怕那雪花飘,起早睡晚忍饥饿,个个情绪高,开山挑土架桥梁,筑路英雄立功劳。
二呀二郎山,满山红旗飘。公路通了车,运大军,守边疆,开发那福源,人民享安康。前藏和后藏真是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