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名胜概览 >> 正文

灵关关隘

 【发布日期:2021-12-09】 【字号: 】 【关闭此页【点击数:

灵关关隘,因地处灵鹫峡的关隘而得名,又名:灵关。后来泛指灵关地区,即指今天的灵关镇和大溪乡的整个区域。灵关位于宝兴县城以南,东南与芦山毗连,西与天全接壤,在中国历史上曾是古蜀国的门户,青衣羌国的国都,威震西南夷兵镇。亦是古时商贾云集的茶马古道上耀眼的灵关道(又称:青衣道)重要节点。史传此道系汉代司马相如携卓文君出使灵关时开辟的道路,古人有“相如今何在,极目望灵关”之诗句。清代称此线为夹金山小路,即从芦山经灵关、穆坪、晓硕、杂谷巴关(即杂谷坝)越王母寨(夹金山顶隘口)至小金,为宝兴南北通往之主干线。另外,与灵关有关的古道尚有二条。一是贡道。元明时期,董卜韩胡宜慰使时有贡道三路,一路由杂谷坝出保县,一路由清溪口出崇庆州,一路由灵关出雅州;二是支道 。以宝兴县城为起点,西南经灵关翻朱砂溪过永兴场至天全,西线顺西河赶羊沟翻黄泥岗至鱼通.顺大渡河南下再西折至康定。

据《史记.西南夷列传》、《华阳国志》记载,早在三千多年前,蜀王杜宇“以熊耳、灵关为后户”,灵关就是蜀国后户,地理位置十分险要。据《宝兴县志》记载,公元前475年后,灵关已是青衣羌国领地,古蜀国开明王与青衣羌王安阳王曾在今芦山一带有过一场生死之战,后以安阳王据灵鹫山之险,定都灵关使青衣羌国得以延续。公元前129年,司马相如平定西南夷后,设青衣县(后改为汉嘉县),辖灵关,开通灵关道,灵关成为西南夷通道上最重要的商贾云集之地,西北经穆坪进抵吐蕃野城,折东北达汶川,折东南到成都。公元618年[武德元年],灵关设县,624年[武德六年]废县设兵镇,灵关和始阳、和川、安国成为唐朝西南重要的四大兵镇之一,西川节度使牛皋九路大军征服吐蕃,其中一路就是从灵关出发的。灵关兵镇到唐亡(907年),明朝在灵关改设巡检司,再到清朝1729年(雍正7年)天全改土归流,清朝设天全州,在灵关设钟灵乡,全国解放后,1952年,灵关地区划归宝兴县,仍设灵关乡,但除灵关乡之外,尚设了新兴乡、中坝乡、大溪乡。改革开放后,行政区划调整中撤乡并镇,先后将灵关地区的新兴乡、中坝乡合并,设灵关镇至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