硗碛和平(幺塘子)老藏寨
驱车宝兴县硗碛藏族乡,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一幢幢依山而建的民居—锅庄楼。
锅庄楼属正方形石木结构建筑,大多是四层布局,底楼和二楼四周是石墙,石墙厚达两尺,墙缝用粘土填实,不仅坚固,还具有冬暖夏凉的功能。木格窗户内宽外窄,大门较低矮,具有汉族雕楼的特色。底楼用于关拦牲畜或存放家具杂物。
二楼布局颇为讲究,进门处是厨房,往里上几步楼梯进入厅堂,俗称“锅庄”房。其面积视整幢房屋面积大小而定,小则30平方米,大的約60平方米。厅堂正面设有装饰精致的神龛,供奉菩萨,神龛内两侧配置长明灯,以示菩萨庇佑,家业兴旺。厅堂后墙装有壁橱,存放餐具、零食,两侧是厢房(休息室)和楼梯间,顶端横梁上悬挂特大的玉米苞和麦穗,象征五谷丰登。木制地板中央用石板镶成1平方大小的火炉,用于冬日取暖、煎茶、煨肉食。随着藏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时一般家庭的厅堂都有电视和音响。藏胞都很好客,待人真诚,毎逢节庆日子或来客人,主人都会备好香烟、蜂蜜酒、稣油茶和丰盛的宴席招待客人,并邀请邻居来家,陪客人饮酒、唱歌、跳锅庄舞,愉悦的气氛充满锅庄楼。
三楼是全木结构,正面和两侧建有环形走廊,内套5至9个房间,正中较大的一间是家庭经堂,是家中有红白喜事时,请喇嘛来家做佛事的场所,客人是不能随意进出的。经堂内设有供奉释迦牟尼佛或宗喀巴佛的神龛,神龛两侧挂有丝质唐卡。其余房间作卧室和客房。
四楼作粮、油、腊肉的储藏室。视房屋建筑面积大小,房顶正面由一组或多组三个三角形的拱架构成,观之如“众”字。门窗、栏杆、飘檐用红、黄、绿油漆调制粉饰,绘有奇花异草和珍禽瑞兽等图案,屋面用青瓦或特制杉板覆盖。
别具一格的锅庄楼,依山向阳而建,造型美观,结构紧凑,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它不仅具有冬暖夏凉和通风采光之功能,而且能居高临下,将四周景色尽收眼底。独具特色的锅庄楼融藏、羌、汉民族的建筑风格于一体,展示着硗碛藏族文化的兼容性,见证着硗碛藏族民居文化的独特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