硗碛嘉绒藏族,是藏族一个特殊的地方支系。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族系源流,在长期的时代演进和变革过程中形成了自已特有的民族文化。其服饰就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嘉绒文化的外在表证、形象展示和象征符号。
硗碛嘉绒藏族服饰与其他藏区的服饰有相同之处,也有着鲜明的特色,有日常服装和节日盛装之分。日常穿着的服装简朴大方,用料经济,且适合生产劳动。而节日盛装用料华贵,工艺考究,装饰精美。其服饰的特点体现了硗碛藏族与外族服饰文化的交融性;展示了硗碛人的审美情趣和高超的工艺技巧以及与大自然的和谐;揭示了嘉绒藏族的宗教信仰和勤劳朴实的情操。
硗碛藏乡的男装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嘉绒藏族的服装差不多。特点是长、宽、大,穿着简便,表现出男子汉的剽悍。
男人的帽子有两种,除冬季外,戴博士帽(圆顶大宽边帽),与其他藏区相同,由外地购进。冬天戴狐皮帽,用丝绸和布料做顶,狐皮做帽檐,既美观又暖和。也有部分老年人用青丝帕缠绕成帽圈戴在头上,有彝族装饰的特点。袍子又叫长衫(外套),有冬夏之分。夏装一般用天蓝色或青色的灯芯绒或平布制作,分单层和夹层两种。领边、袖口和底边镶有花边,春秋季节套穿。经济富裕的人家用图案高雅的绸缎为原料,领边、袖口和底边用水貂皮镶嵌。冬装一般用自织的毪子或咖啡色呢子或毛料做面料,袍子分里外镶边,起装饰作用。用自织的花腰带或米黄色、草绿色的绸缎带束腰。其衬衫多用白色、天蓝色、咖啡色丝绸或棉布制作,衣领、袖口和胸襟镶花边。裤子没有什么装饰,无特别之处。
花绒草鞋(麻窝子)是用本地产的藤麻、竹麻、布条、绒线等编织的草鞋,是硗碛藏胞穿着的一大特色。夏日穿着凉爽舒适,冬天穿上毪袜再套草鞋,既轻便又暖和。
成年男子的佩带饰品比较简单,大多数人都戴戒指,有圆圈状的金戒指和嵌有翡翠或玛瑙的银质戒指。腰间佩带一把小巧玲珑的小刀(单刃匕首)。男孩帽沿佩带银质的“穷”(琼鸟)和花卉,胸前挂一扁圆形的“嘎乌”(护身盒),这是一种装饰与宗教信仰的有机结合。
日常生活中,大部分年青人平时都喜欢穿着汉族服装,逢年过节时才穿本民族盛装。
硗碛嘉绒藏族妇女的服饰与其他藏区差别较大,充分展示出硗碛妇女的端庄秀美。
特色鲜明的绣花头帕。无论老少多为青色、紫色的布料,用彩色丝线绣有精美的图案,折叠成8层,规格为宽4.5寸,长8寸。
女式外套名为长衫,实际只拖到小腿部。日常服装大多用青色、天蓝色平布或灯芯绒制作。节日盛装选用丝绸、毛料或呢子等高挡布料。衣领、袖口和胸襟用彩色丝线绣有花卉图案。衣服里层镶有草绿色或粉红色、咖啡色布边。中年妇女腋窝以上的纽扣是不扣的,让衬衣和长衫的不同服色显现出来,形成一种富丽的层次感。
褂子无袖,长短有老少之分。年青人的稍短,齐臀部。中老年的一般拖至膝盖处。用平布或丝绸做面,老羊皮或羊羔皮衬里。领口和褂边用花氆氇或彩色丝线绣花卉装饰。褂子套在外面,敞着潇洒。
围腰用青色或咖啡色布料,下方两角绣花卉图案,上端两角,缝上有花卉且尾端留须的花带作围腰带子,束装时在腰后打活结,留有一尺左右垂于腰后。
织花腰带是硗碛妇女的基本功,从小就开始学,不会织带是被人看不起的。带子的用料有棉线的,也有丝线的。带子上织有10多个几何图案,两端留须。棉织品为日常用,丝织品在盛装时才束腰。
妇女佩带的饰品比较讲究,打制精美,尤其是头饰引人注目。用多根粉红色、淡黄色或草绿色的绒线做头绳,合发辫把头帕前部缠绕两转束紧,多出的头绳自然垂于左边。头帕左边佩带1个四角形或八角形的中间镶嵌翡翠的“银盘子”,头帕右边佩带3至6个用玛瑙、珊瑚、松耳石等制作的“曼达子”(大珠子)。佩带的耳环,没有固定的样式,多为银子打造,经济富裕的也戴金质耳环。颈上的项链是用珊瑚、翡翠、松耳石、九眼珠等制作组成。戴项链的多少由经济条件而定。首饰还有手镯和戒指。银质手镯镶有珊瑚和翡翠,也有纯玉质的手镯。中指、无名指带有镶嵌珊瑚或翡翠的银质戒指或金戒指。
腰饰的程序是先在长衫外拴花腰带,再栓围腰,然后用有银扣的特制花带将拴围腰的活结掩住,这就增强了妇女的整洁富丽感。
概括起来,硗碛嘉绒藏族的服饰既有鲜明的藏族特征,又与羌族服饰有一定的关联。这是由于历史的影响和接受多元文化的结果。
硗碛嘉绒藏族男人的服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