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正文

宝兴历史文化之五:远去的穆坪土司

 【发布日期:2022-05-05】 【字号: 】 【关闭此页【点击数:

根据《明史》和《清史》记载,“土司”这个名称,有两层意思:“土”是当地人之意,指边疆少数民族大小首领(酋长);“司”是官署之意,指当地土司的官署。土司制度是封建王朝统治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的政策,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赋予部落酋领一种特殊的权利,极具割据性。土司有文武之分,文职有土府、土州、土县,武职有宣慰司、宣抚司、招讨司、安抚司、长官司、指挥司等。

历史上存在八十余年的元朝,在四川少数民族地区就先后设置了土司政权。明朝沿用元代的土官土司制度,将“参用土人”改为“任用土人”的政策,并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完善相应的管理措施,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土司制度。在四川少数民族地区设置了宣慰司、宣抚司、招讨司、安抚司、长官司等武职土司。凡受封的土司都要明确职守,既要管好领地的土民忠诚朝廷,又要负责向朝廷交赋纳贡,服从朝廷调遣,应征出战,隶属于行省都指挥使司。明王朝“恩威兼济”的管理,使土司置于严厉的控制之下。清兵入关后,袭用明制。

唐时,随着吐蕃王朝势力的东侵,原活动于藏东的琼部诸部落开始向川西北地区迁徙,并与内附于唐朝的董氏长期共同生活在青衣江流域,逐渐形成了董卜韩胡部落。明洪武年间,董卜韩胡部落酋长率众归附,永乐十三年(公元1415年),朝廷正式册封董卜韩胡酋长喃葛为“董卜韩胡宣慰使司宣慰使”,受朵甘指挥使司管辖。董卜韩胡作为川西北地区一大势力正式登上历史舞台。此后其土司势力不断扩张,辖域不断扩大。时至三十年后的明朝正统(1436~1449)年间,辖域北至现大金川流域,东至现理县、芦山,西至大渡河,南至天全六番招讨司,迫使朝廷不断对其进行加封、赏赐。

清朝顺治元年(1644年),董卜韩胡土官坚参喃哈率部众归降清朝。朝廷敕坚参喃哈为宣慰司使。

康熙元年(1662)喃哈病逝,其长子坚参乌儿结承袭,因其凶残霸道,康熙十九年(1680年),被其弟坚参朗结失手所杀。其亲信为乌儿结复仇,杀害了坚参郎结。为平定事态,由天全六番招讨司高际泰、杨自唐出据书信,派人进藏求已成喇嘛的坚参朗结之子坚参雍中七立回归,并请命勅其承袭宣慰司使,境内始定。康熙三十九年(1700),雍中七立奉旨参加平息打箭炉(康定)营官昌泽集烈反叛事,立下汗马功劳,事平议叙,清廷加封雍中七立为都指挥使,兼管董卜韩胡宣慰使司事,秩从三品。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雍中七立带领800土兵随清军征讨宁番(冕宁)叛军的战斗中阵亡。其子坚参达结年幼,由妻桑结(明正土司工喀之女)代理董卜韩胡宣慰司使。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明正土司工喀病故无子,桑结继承明正土司后,移住穆坪兼管董卜韩胡宣慰司事务,由此董卜韩胡宣慰司改称为“穆坪董卜韩胡宣慰司”,时年,桑结带领土兵随清军征西藏,坚参达结调集700民夫运送军需。康熙五十八年(1719),西藏叛乱平定,康藏土酋皆归顺,木雅、穆坪土司亦收拾各部内附。‘土酋五十五,新封土酋六十五。穆坪为十八土司(“十八土司”:明正司、冷边司、沈边司、鱼通司、穆坪司、革什咱司、巴旺司、巴底司、绰斯甲司、大金司、小金司、沃日司、党坝司、松岗司、卓克基司)之首,属土数千里,盛极一时’。康熙五十九年(1720),坚参达结率土兵450名,克服若色若逆。次年拨土兵赴巴塘驻防。

雍正三年(1725)六月,桑结死于打箭炉(康定)地震,清廷敕命坚参达结承袭明正土司兼管穆坪土司事务。达结娶金川寺土司汤鹏之女喇章为妻,又以穆坪大头人目目长女王夭夭为妾。雍正四年至雍正十年间,坚参达结先后四次奉旨率土兵攻打凉山、普雄、雷波、瓦屋等地叛军。坚土司麾下安勇头戴皮盔,身披皮甲,挂腰刀,插弯弓倒勾,多以步兵为主,作战勇猛,“临敌蜂拥前驱,不避利害”,可谓视死如归。在达结连年征战中,穆坪土署政务和家务都由妾王夭夭承担。朝廷为嘉奖达结的战功和表彰王夭夭治理穆坪的功劳,特授坚参达结振威将军、封王夭夭为一品夫人。史料载:从康熙三十九年(1700)至雍正十三年(1735)的35年间,穆坪土司为朝廷出兵平均两年一次,共出土兵10600多人次。雍正十一年(1733),坚参达结因积劳成疾去世。坚参达结之妻喇章膝下无子,王夭夭却生育两个儿子。其时长子坚参囊康五岁、次子坚参德昌四岁。清廷命正妻喇章代掌明正土司印,妾王夭夭代理穆坪土司职,并规定长子囊康成人后继承穆坪土司,次子德昌长大后继承明正土司。喇章代掌明正土司(1733~1745)期间,因自己没有生育,辅佐的坚参德昌又是王夭夭的次子,加之忌妒王夭夭在穆坪的才能,就联合金川大小土司对付王夭夭,于是在打箭炉(今康定)横征暴敛,以高压之势挟制夷民,成了当时的祸殃。

乾隆十年(1745),喇章忧郁病故,坚参德昌才继承明正土司职。时年十九岁的德昌无执政经验,难孚众望,清廷命王夭夭兼理其职。王夭夭接到王命后,立即赶往打箭炉辅佐次子。施以仁政,安抚下民,迅速稳定了局面。此时的王夭夭凝重如故,明是穆坪、明正两土司的生母,实是系穆坪、明正两土司大权于一身的一代女土司。为加强辖域的管理,王夭夭的衙署设有六房三班(吏房、户房、礼房、兵房、刑房、工房和快班、壮班、皂班),这些机构支撑着土司的统治。

乾隆十二年(1747),大金川土司莎罗奔发生叛乱,攻占了震耳、章谷,杀害了千总向朝选、游击将军罗玉朝。这次叛乱严重地威胁清朝的统治。乾隆下旨调集军队,迅速进行镇压。乾隆十三年(1748),西南军营汉、土官分兵两路进攻金川(今金川、小金县)一路由雅安→穆坪→硗碛,翻越夹金山进攻金川,一路由成都→汶川进攻金川。此时的穆坪不仅是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