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正文

马家大院的红色印记

 【发布日期:2021-12-03】 【字号: 】 【关闭此页【点击数:

赵泽平


沫水河畔,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长征的精神永不磨灭。回顾往事,重温那段峥嵘的岁月,珍贵的史料弥足珍贵。双石镇双河场马家大院,彭家模撰写的诀别诗,就是一段鲜艳的红色印记。

时间追溯到86年前的冬天,川西边陲小县芦山,成为川军阻击红四方面军南下的主战场。顿时,大军云集,深挖战壕,修筑碉堡。刘湘21军教导师驻防芦山,在仁加坝效仿古代阵法(口袋阵),县城正面布防1个旅,沿西川河两岸山峦放置2个旅,妄图将红军聚而歼之。

英雄无畏,仁者无敌。红军是穷人的队伍,是钢铁锤炼的精英,是有坚定理想和信仰的军队,面对强敌无所畏惧,迎着枪林弹雨冲锋向前。

1935年11月2日,红四方面军南下中路纵队,以雷霆万钧之力,排山倒海之势,横扫宝兴穆坪、灵关杨森20军3个旅,打得敌军丢盔弃甲,狼狈逃窜,连伤员都弃之不理,一路狂逃。当天,红93师先头部队,穿过灵关,翻越哑子口,夺取了双河场(今双石镇),在马家大院建立了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

山谷幽深,蜿蜒曲折,寒风凛冽,细雨纷飞,悬崖峭壁,怪石嶙峋。此时红军在曹家山、七里山、尖峰顶一线,与刘湘21军3个旅进行了规模空前的十日血战,敌军败退至莲花山和蒙顶山,红军以少胜多,进占芦山县城。成都《星星星报》记者,以通栏标题“芦山十日血战记”,进行了战地报道。从另一个视角,记录了残酷的战争场面和红军视死如归的英雄壮举。

红军长征在芦山,留下了大量宝贵的的精神财富,激励后人代代相传,红军题壁诗——马家大院,就是一处保存完整的精神家园,寒来暑往,游客涌动,专家探秘。1936年2月17日,红四方面军南下作战失利,开始战略大转移,就在红军出发前夕,一位才华横溢,酷爱文学的红军战士——彭家模,在他驻扎的芦山县双石镇双河村马家四合大院内南侧楼房一面石灰墙壁上写下一首诗。全诗24行,毛笔竖写行书,字迹工整清晰,笔力刚劲凝重。全诗宽100厘米,高60厘米,每字约3平方厘米。原文如下:

别了,我的故乡,

离情别恨,莫缭绕我的征裳;

国泪乡愁,莫羁绊我的戎装。

我要踏上妖气弥漫的战场,

把我的热血和头颅,

贡献给多敌多难的党、国和故乡!

听呀!江水呜咽,胡骑悲秋;

看呀,山河破碎,血染巴州,

我川西无辜的民众啊,

名、天、宝暴骨无人收!

别了,我的故乡,

感谢你饯行的三杯美酒,

从此长征去,

奋勇杀贼,誓死不休。

倘得凯旋重聚首,再握手。

勿悲切,诀别之悠悠!!

涪陵彭家模感于军次,

1936年四(二)月十二日。

这首诗具有极高的史料性和文学性,是一首稀世佳篇,细读起来,仍然朗朗上口,心潮澎湃,思绪万千。有人说,彭家模有丰富深厚的文学功底,诗中“江水呜咽”比喻满目疮痍的祖国,“胡骑”比喻日本的铁蹄等等。诗歌中形象的表达,让我们在获得审美的愉悦时,更加怀念红军长征的英勇壮举,怀念像彭家模一样的无数革命先烈。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多少年来,围绕这首诗的考证,党史专家们从未止步。普遍认为,作者彭家模,籍贯重庆涪陵,是红四方面军总司令部的一位高级参谋,擅长宣传,文学见长,估计在战争年代已经牺牲了。如果健在,他必定重返故乡,再行握手。

前些年,有一对父子俩,父亲自称是彭加模的孙子,从涪陵辗转来到芦山,参观完马家大院的题壁诗后,认为这首诗,从经历、风格和体裁,都十分像是他爷爷的杰作,可惜他爷爷在20世纪50年代,就因病去逝了,手中无资料可查,已经无从考证。还有一种说法,认为他是贺龙元帅的参谋或警卫员,当时红二、六军团(即红二方面军),在川东黔江一带活动,于是按照电报稿的地址,派人与红四方面军司令部联系,由于交通不便,路途遥远,躲避盘查,辗转反侧,到达双河场马家大院时,红四方面军已撤离2个月,此时,彭加模一路奔波,触景生情,提笔写下这首梦魂牵绕的诀别诗,落款时间4月应该是阳历,括符内的2月应该是农历,这样的解释更合乎情理,相信作者是不会把时间写错的。

青山映碧波,孤女守诗壁。马家大院四周,群山环抱,碧水流淌,西川、石宝两条小河,在此交汇,流向峪谷深渊,形成一处无然的屏障,公路未开通前,这里既是一处战略要地、又是一处世外桃源。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路过此地,据当地群众回忆,毛泽东主席曾在此居住过。陈昌奉,毛主席长征期间四个警卫员之一,其中一个是胡长保,遭敌机轰炸,牺牲在泥巴山山下的三合乡,荥经县建有纪念碑和胡长保小学,缅怀这位革命烈士。他在创作《跟随毛主席长征》一书时曾说,当年到达双河场马家大院时,天色渐晚,毛主席心情愉说:“这里的风土人情和生活习惯,很象自己的家乡,不知有醪糟(米酒)卖没有?”他立即就去购买,当地老百姓说:“听说红军要来了,场上卖东西的人都跑光了,如果要买,仁加坝倒是有两户人家在卖。”他带上几名战士,手持马灯,翻山越沟,及时买回来醪糟,待醪糟煮好后,热气腾腾,酒香扑鼻,毛主席又叫来张闻天、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一起品尝。有人臆想推测,毛主席在双石吃完醪糟后,就在开始酝酿气势磅礴的长征诗篇了,“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1940年初,马氏家人在南侧木楼石灰墙壁上,发现了这首红军题壁诗(诀别诗)。应该说,这首诗早就被人发现了,当时,主要是惧怕敌人报复和当地民团的伤害,所以故意遮挡,才幸存至今。

就是在这座大院,1952年5月杨大玉出生了,父亲是抗美援朝的一位老兵,从小深受父亲的教育和影响,红军精神和事迹,就在她幼小的心灵,深深扎下根。1978年,她从马负成母亲马刘氏手中接过守护红军题壁诗的重担,至今已有43年了。她说:“当初不敢接受,主要怕看护不好。”马刘氏说:“要学习红军精神,敢于战胜困难,面对死亡都不惧怕,那有看管不好的!”凭着自己对红军的敬畏之情,默默无闻,踏踏实实,本本分分,无怨无悔,一干就是43年,分文未取,始终坚守,精心呵护。有人说她傻,帮国家看管文物,哪有不收取报酬的,是不是脑壳里有“乒乓球”。面对社会上的冷言嘲讽,她没有丝毫退却,始终坚守。她说:“今年我已近70岁,身边无儿无女,享受五保户政策和待遇,就是国家对我最大的关心和照顾,守护好红军文物,就是我的责任”。透过朴实的语言,我们看到的是一颗纯朴善良的心,在芦山还有一群象她这样的人,甘当义工,不计报酬。

古往今来,多少有识之士,用诗歌抒发情感。诗歌是高度集中反映社会生活,抒发作者强烈思想情感,语言精练,富于想象的一种文学体裁。歌曲是供人歌唱的作品,是诗歌和音乐的结合。芦山县原文化馆长陈克强,10年前领受一项光荣任务,为红军诀别诗谱曲。他白天工作、晚上加班加点,查阅资料,拜师学艺,反复弹唱,十易其稿,耗时月余,修练成曲。在建党90周年文艺演唱会上,县党群口进行了首次集体演唱,迎来了观众的阵阵掌声,也得到党史专家的赞誉。县委党研室主任骆志勇,每次接待讲解,一身红军戎装,现场演唱诀别诗,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从此,歌唱这首红军诀别诗歌曲,成为全县人民弘扬长征精神,缅怀革命英烈的最好表达方式。中华红色网、省地方志网站、芦山地方志新媒体,都有播放红军诀别诗歌曲的微视频,每天都有大量的浏览量。

红军长征,前所未闻,亘古未有,血雨腥风,漫漫征途,惟有奋斗。春风吹拂,绿芽吐蕊,云开雾散,阳光明媚,弹指一挥间,86年光阴荏苒。行走在双河场上,目睹古朴的四合庭院——中国工农红军四方面军司令部旧址,崇敬之情,溢于言表。

放眼望去,苍翠欲滴,公路宽敞,楼房林立,灾后重建,古镇新貌,铭记党恩。红军题壁诗,马家大院,依然保存原貌,静静地伫立在那里,像似在诉说,像似在祈盼,像似在等候……,所有的一切一切,这首诀别诗给予了最好的回答。

一首诗,一首歌,一段记忆,更是一种信念,一座精神丰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