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正文

蒙顶说茶

 【发布日期:2021-11-05】 【字号: 】 【关闭此页【点击数:

蒙顶山上茶艺表演 袁明 摄

□王祥夫

我是从小就喝茶的,家大人只喝两种茶,夏天花茶,冬天砖茶,总是记着家大人用一把茶刀“啃哧、啃哧”弄茶,把茶从坚实的砖茶上弄下来,然后再放到壶里煮。炉子上整天都放着那把壶,壶也几乎总是开着的,起码是不会凉,什么时候喝倒一杯就是。也知道这种砖茶是要运到内蒙古那边去,那边的人整天吃牛羊肉离不开砖茶,再远就是西藏,那边的人更是离不开砖茶。雅安运往西藏的茶叫“藏茶”,雅安藏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又称黑茶、乌茶、边茶、边销茶、四川南边茶、四川南路边茶、大茶、雅茶等。蒙顶茶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悠久的茶,这谁也别争,有典籍在那里记载着,实在是大名鼎鼎。

我是今年春天去的雅安,其实早就想去了,但一直没有机会。雅安有三雅,雅雨、雅鱼、雅女。而我最喜欢的则是茶,所以一下车就急不可耐地去了蒙顶山找茶喝。其实说到蒙顶山,是不用我多说什么的,古人、今人说得已经够多了。而我能说的,也只是自己喝蒙顶茶的感受,从小到大几乎天天喝茶,各种茶放在那里,碰到什么就喝什么,茶与茶是不同的,水与水也有很大的区别。比如说四川的竹叶青很烈,六安的瓜片很厚,太平猴魁回味好,井冈山的狗牯脑入口与众不同,货怕比货,茶与茶也是有个比较的,来到雅安,才知道蒙顶茶的“甘露”真是好,怎么好?我好像又一下子说不来。唇齿间的事,向来是只可意会不好言传,虽然如此,但好像还是可以说一句。那就是虽然都是用茶叶沏茶,但有的沏出来的是水,而有的沏出来的则是汤,水与汤有什么区别?这需要你自己慢慢去领会。而蒙顶的“甘露”春茶确实是汤而不是水。水是寡淡的,而汤是有滋味的。

蒙顶茶的名气实在是太大了。在唐代,蒙顶茶都是进贡的,做成一饼一饼的团茶。唐代的茶大多是紧压茶,唐代的工艺是先把茶做成紧压茶,一饼一饼的,喝的时候用茶锥把茶从饼上弄下来,上茶碾压成末,然后再过箩。这成套的茶具在离西安不远的法门寺里就可以看到,是法门寺地宫出土的,是一大套皇家鎏金茶具,里边就有茶碾、茶罗和各种茶具,想必这套茶具当年没少接触蒙顶茶。

不仅是在古代,2001年美联社和《纽约日报》将黄山毛峰、洞庭碧螺春、蒙顶甘露、信阳毛尖、西湖龙井、都匀毛尖、庐山云雾、安徽瓜片、安溪铁观音、苏州茉莉花列为中国十大名茶。其实早在中唐时期,蒙顶茶已经被列为贡茶之首,《唐国史补》中说“剑南有蒙顶石花,或小方,或散芽,号为第一”。《膳夫经手录》中则记载了“束帛不能易一斤先春蒙顶”。先春,早春也,足见古人也把早春下来的茶视之为茶中珍品。蒙山位于四川省邛崃山脉之中,东有峨眉山,南有大相岭,西靠夹金山,北临成都盆地,青衣江从山脚下汤汤流过,站在蒙山峰顶,“仰则天风高畅,万象萧瑟;俯则羌水环流,众山罗绕;茶畦杉径,异石奇话,足称名胜”,因此有“蒙山之巅多秀岭,恶草不生生淑茗”的说法。清代徐元禧有诗云:“五顶参差比,真是一朵莲。”

蒙顶山几乎是一日三云雨,因为雨水多,才孕育出了这独一无二的名茶。蒙顶“甘露”是国内最早出现的揉捻型绿茶,据说是从宋代蒙山名茶“玉叶长春”和“万春银叶”逐渐演变而来。蒙顶甘露茶汤色清澈明亮呈黄碧色,真是好看。不说喝,光用眼看看也会让人觉得赏心悦目。历代文人墨客大多都嗜茶如命,他们为我们留下了不少赞颂蒙顶茶的诗作,比如白居易《琴茶》里的“琴里知闻惟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唐代黎阳王《蒙山白云岩茶》诗云:“若教陆羽持公论,应是人间第一茶。”有人说甘露之所以名甘露,是因为其茶汤似甘露,但我认为这多少有点附会。那么就让我们说一下蒙顶茶的由来吧,蒙顶茶的主要产地是集中在四川雅安的蒙顶山上,因为这里的降雨量,因为这里的空气湿度,因为这里的土壤肥沃,因为这三个条件的得天独厚,所以,蒙顶茶才与众不同。说到这里,你别嫌我啰嗦,我想再说一下“甘露茶”的由来,据说西汉时期,甘露普惠妙济大师吴理真在上清峰栽了七株茶树,所以这里的茶才叫“甘露”。据说那七株茶树都“高不盈尺,却能不生不灭而迥异寻常”,这几句话可以说是关于古人种茶的最早记载。吴理真是西汉人,号甘露道人,道家学派人物,先后主持蒙顶山各观院。是中国乃至世界有明确文字记载的最早的种茶人,直到现在都被敬之为蒙顶山茶祖。关于吴理真,清光绪年间出版的《金石苑》中有相应的记载,而又有不少记载把他说成是佛教人物。由于关于他的传说是既虚幻且众多,直到现在谁都说不清他到底是道家还是佛家,他就是这么一位佛道合一的人物。北宋的孙渐来此拜谒行礼之时,说到其场面气氛与寺庙里烧香拜佛差不多。又《杨慎记》中所记:“名山之普惠大师,本岭表来,流寓蒙山。按碑,西汉僧理真,俗姓吴氏,修活民之行,种茶蒙顶,陨化为石像,其徒奉之,号甘露大师,水旱、疾疫,祷必应。宋淳熙十三年,邑进士喻大中,奏师功德及民,孝宗封甘露普惠妙济大师,遂有智矩院,遂四月二十四日,以隐化日,成集寺献香。宋元各有碑记,以茶利由此兴焉。夫啜茶,西汉前其名未见,民未始利之也。浮屠自东汉入中国,初犹禁,不得学。”吴理真因为种茶功高,有开设蒙山之功、种茶而遍及中华,功垂后世,其所作所为,自然顺乎佛教功德,因而佛寺禅院把吴理真纳入“宗谱”,让其“皈依”佛门:并为之罩上神秘光环,也就完全在情理中。把吴理真明确当作“道士”,则是由孙渐《智矩寺留题》“昔有汉道人,剃草初为祖”而来。不过“道人”这个词,在古代也是一种对佛教徒的称呼,出道之人,出家之人。更可能的情况是,吴理真既不是和尚,也不是道士,而应当是蒙山当地一位普通的种茶人,一位地地道道的“茶农”。

蒙顶山好,蒙顶茶出类拔萃,我把它的好归结为两点,一是有历史,而这漫长的历史中又有种种动人的传说;二是茶好,关于茶怎么好,这个真还不好说,还需你自己前来。但我要告诉你,来蒙顶山最好是阳历的四月,三月好像是太早了一点,而且还有点冷,上山的时候可能还会下一阵雨。

就四月吧,来蒙顶喝新茶,如果是金圣叹来,他的三十三则“不亦快哉”一定会变成了三十四则:“初春来蒙顶喝甘露新茶,不亦快哉!”

(作者系山西省作家协会原副主席,著名作家、画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