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四史”教育 >> 正文

芦山县清明祭扫“三式联动”赋能红色传承

 【发布日期:2025-04-07】 【字号: 】 【关闭此页【点击数:

为深化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弘扬传承革命英烈精神,芦山县委党史研究室立足本地实际,创新“云端祭扫、实境浸润、绿色转化”三式联动模式,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与新时代文明祭扫深度融合,实现清明祭扫从“单向缅怀”向“多维育人”转变。

云端祭扫:数字赋能打破时空壁垒

定制化线上平台,在中华英烈网和烈士陵园互动平台开设“芦山红色记忆”专区,设置“烈士英名录—芦山县—在线祭扫”一键通道,党员干部群众通过“云端献花”“时空信箱”寄托哀思,累计参与1200余人次,留言寄语1.8万条。联合教育部门开展“红领巾云祭扫”活动,组织中小学生录制“我给烈士读课文”音频,校园公众号上开设“云上红色广播站”,让英烈精神浸润青少年心灵。

实境浸润:场景体验深化精神传承

老兵讲述“活教材”,邀请杨朝国等8名抗战、抗美援朝老战士赴芦山县烈士陵园、红军村长征烈士纪念广场等红色教育场所,现场讲述“上甘岭战役”“芦山剿匪”等故事,参与人员与老兵共植“英雄林”50棵,打造“可触摸”的红色课堂。对县内12处散葬烈士墓实施“一束鲜花、一首红歌、一段往事、一次清扫、一场直播”“五个一”标准化祭扫,创新“视频代祭”服务,为23户烈属提供远程祭扫,实现“祭扫不断线、精神永传承”。在青龙场战役遗址开展“战地思政课”,学员背负“红军粮袋”重走烈士牺牲前路线等。截至目前,县老协、各机关、各学校共组织130余批共2万余人到各处红色场所开展听讲烈士故事、纪念革命烈士、向烈士宣誓等活动。  

绿色转化:红旅融合赋能改善民生

低碳祭祀树新风,推广“鲜花换纸钱”“心愿寄相思”活动,在芦山县烈士陵园发放可降解祭祀用品1500份,减少焚烧污染,相关做法获得全县党员干部和基层群众无数称赞。开展“英烈遗愿接力”行动,党员干部认领烈属“微心愿”36个,解决危旧房改造、医疗帮扶等难题45件,为烈属修缮“暖心屋”12户。推出“清明红旅研学线”,串联烈士墓群、红色遗址,开发“红军粮袋”手工体验项目,带动农户销售野菜包子、竹筒饭等“忆苦餐”,日均增收300元。



芦山县委党史研究室供稿



返回顶部